眼下,正是花椒采摘上市的好時節。近日,在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農林村千畝花椒種植示范基地,郁郁蔥蔥的花椒樹錯落分布,村民們忙碌剪枝、切段、分揀,再將花椒裝車送入村里的加工廠。

扶風縣法門鎮農林村千畝花椒種植示范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花椒。(資料圖)
“今年花椒長勢好。我家8畝大紅袍花椒,烘成干椒至少也有1800斤。”椒農辛增岐穿梭在花椒樹間,忙得不可開交,“早上6點就到地里采椒了,長了幾年的花椒樹掛果多,產量也高。”
顆粒飽滿、色澤鮮紅的花椒如繁星般綴滿枝頭,微風拂過,濃郁的麻香撲鼻而來。農林村地理優勢得天獨厚,為花椒生長提供了自然條件。這幾年,村里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創新模式,積極引導村民擴大花椒種植規模,并通過統一提供的技術指導,讓村民們種植花椒有了底氣。如今,全村花椒種植面積已超過1200畝。
“花椒樹好養活、耐旱,特別適合在坡地種。今年花椒產量有保障,而且市場行情也好,一斤干椒能賣到二三十元,我這幾畝地穩穩當當收入4萬多元。”辛增岐擦了把汗,笑著算起了經濟賬。
花椒產業不僅讓種植戶鼓起了“錢袋子”,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每年采摘期,基地就成了熱鬧的“就業大集”,最多時每天用工達200多人。
“以前在外打工顧不上家,這兩年回村里摘花椒,一天能掙150元,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從周邊村趕來采摘花椒的村民張曉琴高興地說,“除了采椒,平時花椒地除草、施肥都需要人,只要手腳勤快,一年到頭都不愁沒事干。”
小花椒連接大市場。為了進一步提升花椒品質,去年村里爭取了一筆農業項目資金,添置了6臺新型智能烘干設備,建成一個花椒交易市場,延長花椒初加工產業鏈,同時推動產銷緊密對接。
“以前大伙兒種花椒基本是靠天吃飯,管理上全靠經驗。碰到連陰雨天氣,花椒容易發生霉變,辛苦了一年到頭來啥也沒落下。”看著高速運轉的烘干設備,農林村副主任李明樂笑著說,“現在,采摘下來的濕花椒直接進烘干房,出來的干花椒品質好、耐儲存,價格也比濕花椒高了好幾倍。”
把小花椒打造成強村富民的“金名片”,提升產業品牌知名度是關鍵。接下來,法門鎮將立足全鎮花椒產業資源,加快布局加工、銷售等新業態,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推動花椒產業多元化發展,讓誘人的椒香飄得更遠、更久。(來源:陜西農村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