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佳妮
在鳳翔區,有這樣一筆特殊的“財富”:它藏于卷宗,印著歲月的痕跡;它見于數據,透著科技的光芒;它源于傳承,載著警魂的重量。它就是公安檔案。從泛黃紙頁上的手寫筆錄到智能平臺里的電子數據,從助力破獲積年舊案到服務當下平安建設,鳳翔警方以檔案為基,在歲月長河中書寫著忠誠與擔當。
一紙檔案破懸案
歲月深處見初心
“32年了,這起案子終于有了結果!”2025年6月,市公安局鳳翔分局刑偵民警們看著眼前的結案報告,難掩內心的激動。時間拉回到1993年,一起命案發生后,因線索有限,遲遲未能鎖定嫌疑人,漸漸成了積壓在民警心頭的“疙瘩”。
轉機出現在2025年5月的命案積案梳理工作中。抱著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決心,民警們一頭扎進檔案室。在堆積如山的案卷里,78份原始材料——15份現場勘查筆錄、26份證人詢問材料、37份物證檢驗報告,被逐一翻檢。紙張脆化、字跡模糊,他們就用放大鏡仔細辨認;記錄零散、線索不明,他們就按時間線重新梳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份現場勘查草圖上若隱若現的鞋印標注,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他們將這一痕跡與現代刑偵技術比對,反復論證、層層排查,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這些檔案看似沉默,實則藏著真相的密碼。”參與辦案的民警說,正是這份對檔案的重視與堅守,讓案件受害人32年的沉冤得以昭雪。
科技為檔案“賦能”
數據守護萬家平安
走進如今的鳳翔公安檔案室,看不到往日“卷山卷海”的雜亂,以前的檔案綠鐵皮柜已經轉化為現代整齊的檔案密集架和高效的智能檢索系統。“以前找一份檔案可能要翻大半天,現在輸入關鍵詞,幾秒鐘就能調出來。”檔案管理員介紹說,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鳳翔分局已完成海量傳統檔案的數字化轉化,讓“沉睡”的檔案“活”了起來。
在命案積案攻堅中,數字化的指紋檔案與DNA數據庫聯動,為多起疑難案件提供了關鍵線索;在治安防控中,檔案數據經模型分析后,能精準預判風險點,指導民警提前布防。“去年底,我們通過分析轄區近三年的盜竊案件檔案,發現某商圈夜間發案率較高,隨即調整巡邏方案,使該區域發案率下降了40%。”治安大隊民警說,檔案數據正成為守護平安的“智慧引擎”。
文獻傳承紅色基因
警魂續寫時代新篇
2025年3月,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在西安舉行。鳳翔分局首任局長蒲光同志的家屬,將一批珍貴歷史文獻交到了檔案館工作人員手中——有陜甘寧邊區政府簽發的局長委任狀,有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任命通知書,還有獨立功勛榮譽章、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章等。
“1949年,蒲光同志帶領18名隊員在寺頭村設伏,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毫不畏懼,擒敵50余人。”說起先輩的故事,蒲光同志的后人滿臉自豪。新中國成立后,蒲光同志又在百廢待興的條件下,為鳳翔公安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這些文獻被妥善保存在檔案館里,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建設的生動教材。“每次看到這些實物,都能感受到老一輩公安人的忠誠與擔當。”年輕民警說,他們要接過先輩的接力棒,把這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
從泛黃卷宗到數字檔案,從手工查閱到智能應用,鳳翔公安檔案工作始終緊跟時代步伐。下一步,鳳翔公安將繼續加強檔案隊伍專業化建設,深化跨部門數據共享,探索檔案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讓檔案工作在新時代平安鳳翔、法治鳳翔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