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入住太白縣咀頭鎮白云村農家小院的咸陽市民張煒和家人,結束了今年5月以來在此康養旅居的行程。這是她連續9年在太白縣旅居康養。張煒說:“這里空氣質量好,服務態度也好,一住下就有回家的感覺。” 像張煒這樣的候鳥式游客,白云村每年要接待3萬多人次。 近年來,秦嶺深處的白云村憑借良好的生態、細心周到的服務,為游客營造“此心安處是吾鄉”的體驗。 風景秀麗的白云村(資料照片)。陜西日報通訊員 張瀟攝 作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太白縣森林覆蓋率達93.36%。白云村距縣城19公里,四面環山、環境清幽。以前,村里群眾以種植蔬菜為主,經濟收入單一。 為了把氣候、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2016年起,白云村持續提升村莊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景觀節點,讓家園變花園、山村變景區,走出了一條“鄉村旅游+民宿+康養”的融合發展模式。2019年,白云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村民楊春杰搶抓旅居康養產業發展新機遇,將自己的農家小院進行改造后,接待外地游客。僅靠這一項,他家一年可增收3萬多元。楊春杰告訴筆者:“以前守著好山好水愁生計,自從發展了農家樂,家里的生活越來越好。我深刻感受到,好生態才是最寶貴的家底。” 為確保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白云村成立了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將全村28家民宿、農家樂、農家小院納入公司統一管理,由村上統一定價、統一培訓、定點采購食材、定期檢查環境衛生。避暑季,村民戶均增收5萬元左右。 像白云村村民一樣,太白縣越來越多的群眾吃上了“旅游飯”。截至目前,太白縣已建成精品民宿274家,今年1月至7月,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67.6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47億元。 白云村黨支部書記齊永麗說,下一步,白云村將整合群眾閑置房屋,進行改造升級;依托紅色文化底蘊,開發紅色研學路線;修建環山步道,開發登山線路,著力打造全齡段旅居康養鄉村。(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