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嘗試通過網約公交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攝影
常住人口326萬,公交服務供給日均45萬人次,年公交出行人次超1.68億,公交出行分擔率44.4%。陜西寶雞,這座“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是如何做到的?
10月16日,“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題宣傳活動(寶雞站)啟動。在這個總?積1.81萬平方公?的陜?省域副中?城市,封面新聞記者圍繞“公交優先”進行了采訪。
一種共識
政策優先支持資金優先投入
用地優先解決路權優先保障
“陜西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公交發展作為重要民生工程。”10月16日,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鵬翔表示,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寶雞近年來在推動公交優先發展方面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寶雞中心城區公交車保有量1101臺,公交專用道53.2公里,常規線路66條、定制線路113條,線網密度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87%,平均轉乘系數1.13,2024年客流量突破1.68億人次。
“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民生保障的重大事項。”寶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丁勝仁表示,近年來,寶雞認真貫徹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國家《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強化“四個優先”——政策優先支持、資金優先投入、用地優先解決、路權優先保障。
“公交優先,規劃先行,在頂層設計中全面落實公交優先戰略”。寶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莉表示,近年來,寶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扣“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定位,已將公交優先理念深度嵌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著力構建公交友好型規劃框架。

寶雞的“公交婚車”,被用戶評價為“既環保又實惠”。圖為婚慶公交駕駛員夫婦容青青(右)、劉歡。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攝影
一部法規
出臺城市公共交通條例
明確公交優先發展地位
2023年9月,寶雞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據了解,為鞏固成果,在《寶雞市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寶雞市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寶雞市公交專用道管理辦法》《寶雞市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管理規定(試行)》等政策基礎上,當地不斷構建“政策+立法”的多層次保障體系。
丁勝仁特別提到,《寶雞市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不僅明確了公交優先發展地位,還明確了科學線網規劃要求等內容。
記者注意到,2025年7月30日由陜西省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批準的這一條例明確——寶雞市應采取相應措施,在城市規劃、用地保障、設施建設、交通管理、優先通行、財政支持等方面優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
條例還強調——確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以快速公交為骨干,以常規公交為主體,以特色公交為補充的層次分明、銜接一體、競爭有力、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推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在機動化出行中的分擔比例。

寶雞公交“王曉燕優質服務工作組”,見證著當地公交滿意度提升。是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攝影
一項補貼
每年近兩億元公交補貼
人均超同類地區平均線
如何充分釋放“公交優先”政策紅利?
寶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曉軍表示,多年來,當地始終將公交定位為“城市空間發展的引領者”,持續推動公交從“被動適配交通需求”向“主動引領空間布局”轉變。
他舉例,寶雞市政府配套出臺了成本規制與績效考核政策體系,落實每年近2億元公交補貼,人均補貼標準超過同類地區平均水平。
寶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儆表示,2024年1月,寶雞市政府出臺《寶雞市城市公共交通財政補貼辦法》。同年3月,配套印發《寶雞市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規制辦法》《寶雞市城市公共交通績效考核辦法》。
他表示,通過“基礎補貼+績效獎勵”的模式,精準補貼公交主營業務虧損,有效保障了企業正常運轉。
據了解,寶雞日均免費乘車群體已達11萬人次,年公益性支出1.1億元。免費助學公交已串聯起34所學校,日均服務學生近8000人次。每年超過4000萬人次的退役軍人、高層次人才等群體享受公交出行優待政策。

寶雞免費助學公交已串聯34所學校,日均服務學生近8000人次。圖為新福園中學八年級學生周盈君分享乘車感受。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攝影
一套舉措
著力構建五級公交服務體系
涵蓋“快、干、支、微、特”
“公交優先”是一項系統工程。記者注意到,《寶雞市城市公共交通條例》提到多個領域、多家單位。比如: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和監督工作。比如:市發展改革、公安、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城市管理執法、應急管理、審計、國資、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的相關工作。
張曉軍表示,當地致力構建以“中心城區輻射、樞紐高效接駁”為核心的“快、干、支、微、特”五級公交服務體系。
他舉例說,高鐵站、汽車站等重點客運樞紐實現“零換乘接駁”,93條特色公交線路涵蓋“學、醫、商、居”等各類生活場景,8條社區微循環線路、高新區智慧網約公交成為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的新選擇。
與此同時,立足寶雞“文化+生態+產業”資源優勢,創新“公交+N”模式,打造“青銅文化體驗線”“渭河風光休閑線”“鈦產業園區延伸線”“高端產業園通勤環線”等特色線路。“讓公交成為‘流動的文化窗口’和產業服務的橋梁紐帶‘。”張曉軍說。
公交優先,不僅需要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也需要硬件設施、路權優化等方面的保障。
楊儆表示,目前當地已累計建成公交路權優先交叉口27個。公交專用道11條,總長度53.2公里,基本覆蓋城市主干道。港灣式停靠站270個,公交場站34.9萬平方米,車均場站面積達255.2平方米/標臺。
談及公交專用道建設,寶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四級調研員楊平表示,目前城市主干路網已基本實現公交專用道建設任務。其背后,是會同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統籌推進公交專用道網絡化建設。與此同時,根據道路條件與實際交通流特性,合理劃設公交專用道,并在有條件的交叉口增設公交專用進口道及優先信號,切實保障公共交通車輛的路權優先與通行效率。
一個愿景
公交滿意度目標值90%
全力爭取兩年之內達到
公交姓公,公益屬性是公交的本質特征。在楊儆看來,市場是公交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引擎。必須堅持以乘客需求為導向,通過做強主責主業,守住客流基本盤,拓展多種經營提高營收能力,讓公交服務既“接地氣”又“有底氣”。
10月17日,記者在寶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采訪時,注意到“目標欄”中的一組數據——公交滿意度現狀值85%,目標值90%;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現狀值44.4%,目標值50%。
“通過全力構建便捷、高效、綠色、智慧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目前公交已成為市民出行的優選。”楊儆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應該說,寶雞市民的公交出行率還是比較高的。
談及未來,他表示將繼續緊扣高品質出行服務需求,從效率、智慧、品質、特色、綠色五個方向精準施策,構建更具競爭力的公交服務體系。“爭取兩年內,將公交滿意度提升至90%。”(來源:封面新聞)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