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時節的隴州大地,層林盡染間涌動著蓬勃生機。關山腳下,連片的光伏板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如同鋪展的“藍色地毯”;千河之畔,巨型風機葉片迎風轉動,劃出一道道綠色的能量弧線;城鄉供水工地上,工程機械轟鳴作響,輸水管道沿著山勢與田埂逐步延伸至各鎮村;政務服務大廳內,窗口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系統,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上文件流轉高效順暢……今年以來,隴縣以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為抓手,圍繞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雙主線,全力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達效,一幅多點發力、熱火朝天的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

10月15日拍攝的隴縣窯嶺子2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陜西日報記者 楊光攝
10月16日,記者從隴縣發展和改革局獲悉:截至9月底,隴縣29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85億元,投資完成率達105.76%,超額完成階段性目標;118個縣級重點項目開工率100%,累計完成投資59.15億元,投資完成率98.58%。其中,23個項目已提前竣工投用,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1億元……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背后,是當地干部群眾“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的拼搏身影,是“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的奮斗姿態。
新能源引領:
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站在隴縣溫水鎮光伏產業園的觀景臺上極目遠眺,數萬塊光伏組件整齊排列,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光芒,組件下方的土地上,牧草長勢喜人——這是華電隴縣10萬千瓦農光互補項目現場的景象。“我們采用‘光伏+牧草種植’的模式,既實現了清潔能源發電,又不耽誤土地耕種,一舉兩得。”該項目現場負責人王磊介紹,該項目每年能發電1.2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3.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8萬噸,還能為周邊群眾提供50多個長期就業崗位,帶動村集體年增收80萬元。
作為隴縣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突破口,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成果豐碩,已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的“綠色引擎”。目前,該縣已建成光伏項目13個,總裝機容量1120兆瓦,形成了以溫水鎮、天成鎮、河北鎮為核心的三大光伏產業集群。
風電項目同樣“蹄疾步穩”。在隴縣北部的豐臺山和關山區域,一座座白色風機拔地而起,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已建成的2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00兆瓦,均由華潤集團投資建設,其中華潤豐臺山100兆瓦風電項目于2023年6月并網發電,關山100兆瓦風電項目同年10月投用,目前均保持穩定高效運行,年發電量約4.2億千瓦時,為隴縣電網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電力支撐。
為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隴縣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干部任組長的新能源項目協調小組,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干部、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包抓責任制。縣上每月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用地審批、電網接入、手續辦理等難題。同時,隴縣創新探索“綠電產業園+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在電源側持續擴大綠色電力供給,電網側加快推進330千伏匯集站樞紐建設與智能電網改造,儲能側加速10萬千瓦混合儲能項目落地,需求側完善充電樁網絡并引導企業參與綠電交易。待全部規劃新能源項目投用后,隴縣新能源總裝機容量將突破1500兆瓦,預計年發電量達28億千瓦時,年產值超12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將提升至35%以上。
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以前村里喝井水,下雨天水就渾濁,有時候得沉淀半天才能用。現在聽說要建統一的水廠,以后喝水心里踏實多了!”溫水鎮團結村村民陳建國在談及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時滿是期待。
隴縣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是該縣重點民生工程,由縣水利局作為投資主體,總投資額1.297億元,建設期為2024年至2026年。該項目于2024年1月開工,2025年計劃投資0.6億元,建設范圍覆蓋溫水鎮、曹家灣鎮、天成鎮、城關鎮(含縣城區)、東南鎮、東風鎮6個鎮,涉及89個行政村、12個社區,受益人口達18.6萬人。
如何確保項目建設“不減速、不跑偏”?隴縣將要素保障與機制創新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體系。該縣全面落實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和項目建設“六個一”工作機制,持續深化“一把手”跟項目走流程活動,推進“比質量、比進度、比安全、比效益、提升群眾滿意度”的“四比一提升”行動,為118個重點項目建立“一項目一臺賬、一表格一清單”,逐項目建檔立卡,精準調度、專人落實。同時,該縣對79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實行縣級領導包抓制,所有縣級領導干部定期深入項目一線,協調解決土地、資金等方面關鍵問題。
機制創新:
筑牢項目建設保障網
“通過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我們對進展緩慢和計劃竣工的45個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包抓領導干部、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形成壓茬推進、速效并舉的工作局面。”隴縣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百日攻堅”行動中,該縣創新實施“項目周會診”制度,高效化解用地、資金等各方面難題30余項,設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截至目前,59個項目提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在抓好當前項目建設的同時,隴縣布局未來,以“早、準、快”的思路推進項目儲備,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積蓄長遠動能。今年以來,隴縣圍繞國家和省市政策導向,結合縣域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共謀劃儲備項目692個,總投資477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286個、總投資213億元,基礎設施類項目189個、總投資156億元,民生類項目217個、總投資108億元。同時,積極謀劃“十五五”項目912個,總投資1164.79億元,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生態環保等領域。
目前,隴縣已啟動2026年項目征集工作并全面部署,重點謀劃儲備一批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市縣重點項目個數和投資額同比增長20%以上。同時,積極爭取政策、資金、土地等要素支持,加強與省市相關部門的對接溝通,主動“走出去”招商引資。截至10月中旬,已征集2026年項目96個、總投資128億元,在談項目43個、總投資86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的隴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投資5億元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項目等10個重大項目已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
從清潔能源的綠色增長到民生工程的溫暖覆蓋,從機制創新的保駕護航到未來項目的精準儲備,隴縣正以重點項目為“壓艙石”和“動力源”,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奮力譜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