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延鋒(西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廠房建設正酣;在位于寶雞市渭濱區姜譚經開區的寶雞山崎精工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恒溫凈化裝配車間,生產線高效運轉;在旬陽高新區,園區企業環保數據在大屏幕上實時跳動、一目了然……這一幅幅生動畫面的背后,是陜西積極推進環評試點改革釋放出的強勁動能。
“環評試點改革通過強化園區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對試點區域采取環評豁免、告知承諾、數據共享等創新舉措,進一步推進區域環評、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的體系銜接,為入園企業減負,助力陜西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項以“放管服”改革為核心、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的創新實踐,在陜西多個市和省級園區進行探索實踐,共有107個項目享受了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政策紅利、25個項目享受了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政策紅利。
為環評“瘦身”
10月10日,記者在延鋒(西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機械臂揮舞、工人各司其職。“每月2.5萬套汽車座椅從這里運往吉利、比亞迪等車企的生產線。能有今天的生產速度,多虧了環評豁免政策。”該公司總經理王明明感慨。
2024年4月,該公司計劃擴能,恰逢西安入選全國優化環評分類管理試點城市。因焊接項目無特殊排放要求,且企業環保設備按大產能標準建設,完全符合豁免條件,僅需在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相關系統提交基礎信息資料即可完成審批。“我們擴能項目環評從開始咨詢到審批完成僅用時10天,比常規的審批時長縮短了近兩個月。”王明明說。
像延鋒(西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這樣的受益者并非個例。自2024年3月試點啟動以來,西安劃分塑料制品業、玻璃制造及制品業、汽車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4個行業11個小類中的4個為試點行業。目前,西安經開區已有4個項目享受到“輕裝上陣”的便利。
“在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及專家的幫助下,我們通過組織企業開展政策宣貫、安排執法人員入企幫扶、派遣業務人員現場指導等舉措推進相關工作,及時解答企業疑問,確保試點政策準確理解、有效執行。”西安經開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帆遠航說。
“改革不是‘一刀切’,而是精準施策。”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審批處工作人員呂寅生介紹,針對試點行業特點及西安市環境現狀,他們系統編制了涵蓋項目選址判定、資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風險防范、跟蹤監測及排污許可辦理等全過程的環境準入指引。針對西安市空氣質量改善需求,指引特別細化了施工期揚塵防控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要求。
目前,西安市共咨詢試點企業100余家,其中21家企業獲得政策紅利,涉及投資6.38億元,節省環評及排污許可辦理成本約100萬元,平均加快投產時間約35個工作日。
促審批“秒辦”
“從搬廠到投產,只用了一年時間。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寶雞山崎精工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恒溫凈化裝配車間,該公司總經理羅建忠看著生產線不停運轉,語氣中難掩興奮。車間內,30多臺數控龍門、臥式及立式加工中心組成“硬核陣列”,每月有120臺小型精密排刀數控機床從這里發往全國。

9月30日,在寶雞山崎精工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車間,工作人員用激光干涉儀檢測機床精度(資料照片)。
這家“專精特新”企業曾因園區廠房分散、無法建設補漆設施,面臨產能受限、物流煩瑣的困境。
轉機來自姜譚經開區的主動對接——這里是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園區,可通過告知承諾制簡化審批。“新廠房面積是原廠房面積的兩倍多,連片設計讓所有工序能在場內完成,補漆難題也由政府協調解決。”羅建忠說,“更驚喜的是,企業僅擴產、增功能,核心工藝未變,符合告知承諾制要求。書面承諾符合環保要求后,審批部門直接批復,省了至少兩個月時間和數萬元費用。”
在寶雞,這樣的“承諾即審批”已形成機制。當地對符合園區規劃及環評要求的17個大類48個小類項目,實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告知承諾制審批,建設單位自愿申請享受告知承諾制后,審批部門對完成公示期的項目,無需評估、審查即可批復。在姜譚經開區,麥克傳感器流量計生產項目僅用5個工作日就拿到審批決定,旭潔牌“掃地機”生產制造項目享受“豁免”政策。一個個案例印證著審批效率的提升。
“審批快了,監管也更嚴了。”姜譚經開區管委會社會事務局局長胡楓表示,園區建立“事前承諾、事中評估、事后抽查”機制,與市、區環保部門開展聯合檢查,確保企業環保責任落實到位。同時,園區制定21條環境準入條件,從源頭把控項目質量。
“寶雞市通過產業園區環評聯動試點,破解了項目審批時間長、管理碎片化、職責不明確等痛點堵點,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寶雞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科工作人員張丹說,2024年4月至今年9月底,已有22個建設項目享受政策紅利,涉及總投資約11.97億元。
讓數據“跑腿”
“打開平臺,園區企業的環保情況一目了然。”10月12日,旬陽高新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工作人員黃春雨在環保安全雙重預防網絡監管總平臺前,輕點鼠標就查看完安康市堯柏水泥有限公司的實時情況。屏幕上,企業廢水、廢氣排放數據實時更新,重點區域的攝像頭清晰傳回畫面,實現監管“零距離”。
這個總投資40余萬元的“智慧環保利器”,按區域、行業、檢查頻次對企業環保安全隱患實行分級管控,將線下排查與線上監測結合,讓預防管控實現“全覆蓋”。“現在園區平臺統一接收、共享環境數據,部門減少了檢查頻次,我們也省心省力,更能專心搞生產了。”安康市堯柏水泥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彤說。
為了讓數據“跑對路、用得好”,旬陽高新區先從制度層面搭建框架:依據規劃環評及“三線一單”要求,編制生態環保責任清單、禁止限制類入園項目清單,明確專人審核數據、動態抽查。“我們還編制生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旦出現問題,能第一時間響應。”旬陽高新區城市執法局副局長邱德勇補充道。
在數據賦能下,園區環境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近年來,旬陽高新區緊盯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重點環節,督促企業加強治污設施運營維護,開展生態環境領域摸排自查,確保隱患“閉環管理”。同時,園區鼓勵企業開展環境科技研發,用技術手段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環評試點改革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寓管于服’。”旬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康表示,改革以來,園區服務效率提升了,與企業的“距離”更近了,企業發展信心也更足了。截至目前,旬陽高新區39個項目享受到環評試點政策紅利。(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