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眉縣橫渠鎮金河村,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果園里,獼猴桃采摘已接近尾聲。
“寧波,今天收你家桃啊。”“是的,嫂子,今天一摘就完了。”……10月15日,田寧波走進果園,脖子上掛著一根寬繩,繩子兩端各系著一個小鐵鉤。今天,他雇了十幾名村民,把最后一批海沃德獼猴桃摘下來,然后裝車發走。
他走到一棵果樹前,抬頭望著枝頭的果子,身體微微前傾,用肩膀和脖子配合,夾住一個獼猴桃,肩膀用力一抬,果子就被摘了下來,再放進筐內。一筐滿了,田寧波就用自制帶鐵鉤的寬繩,鉤住筐子兩端,利用脖子的力量把重20余公斤裝滿獼猴桃的筐子挪到三輪車上。
今年41歲的田寧波,4歲那年,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雙臂。從那時起,別人用手做的事,他只能用腳、嘴巴或脖子去完成。
“小時候最難的是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田寧波回憶道,“剛開始總掉,飯灑一身,衣服穿反是常事。”10歲左右,他終于能自理生活,慢慢地學會用腳掌握每一項生活技能。如今,他的雙腳就如一雙靈活的手,開門、切菜、做飯……憑借著堅強的毅力,田寧波已經能用雙腳獨立面對日常生活,還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
“我種過西瓜、養過羊,還做過摩托車特技演員,一直到2007年才開始種植獼猴桃,目前種植面積有16畝,10畝已經掛果。”田寧波說,“剛開始,育苗、栽培都毫無經驗,就跟著村里人學,積極參加縣上及各級殘聯組織的培訓,逐漸掌握了種植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靠著種植獼猴桃的收入,田寧波蓋起了新房。“那時候別提多高興了。”田寧波說,“我覺得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只要腳踏實地,任何困難都不算啥。”
一次偶然的機會,田寧波接觸到網絡,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2020年,田寧波在短視頻平臺注冊了網名為“無臂桃哥”的賬號,通過自學視頻拍攝、剪輯,開始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拍成視頻發布到網上。視頻中,“無臂桃哥”勞作的畫面,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紛紛評論和點贊。
5年來,田寧波在短視頻平臺上積累了14萬粉絲,累計賣貨超過1萬單。隨著影響力不斷提升,現在他已成為一名助農主播,多次幫助農戶售賣農產品。
“總共149筐桃,重6026斤,你看一下。”客商于寧生把所有裝滿獼猴桃的筐子裝好車后,田寧波掏出手機準備記賬。他把手機固定在胸前的支架上,用膝蓋調整好角度,然后用鼻尖輕輕點按屏幕。
“你這是用鼻子操作手機?”于寧生驚訝地問。
“是啊。”田寧波笑了,“鼻尖和指尖差不多大,不容易誤觸。”
“你這精神,不光賣果子,還能激勵很多人。”于寧生稱贊道。
夕陽西下,果園里漸漸安靜下來。裝滿果子的貨車緩緩駛離,田寧波和母親也往家中走去。
回到家,田寧波簡單洗了個臉,準備做晚飯。“媽,你胳膊剛做了手術,今天我來做飯。”說完,田寧波在廚房忙碌了起來。打火、熱鍋、放油、炒雞蛋……不一會工夫,飯就做好了。
晚飯后,田寧波開始開直播,幫助村民賣獼猴桃。“大家好,我是桃哥,今天帶大家看看我們眉縣的獼猴桃,現摘現發。”他熱情地介紹著,“咱們眉縣的獼猴桃維C含量高,口感好,老人小孩都愛吃。”
直播間里,田寧波看著屏幕,臉上露出了真誠的笑容。“謝謝大家支持,我會用最好的果子回報大家。”
不屈的人,逢山開路。“無臂桃哥”田寧波用雙腳走出了燦爛的人生。(來源:陜西農村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