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在扶風縣杏林鎮東坡村的“百草園”里,東坡村黨支部書記姚建友查看草藥長勢。
10月20日,在扶風縣杏林鎮東坡村的一處藥材種植園,大片白術、丹參等中草藥長勢喜人。這些藥材即將進入最佳采摘期。 中草藥產業是東坡村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2022年,東坡村根據自然氣候條件探索種植中草藥,通過小規模試驗確定了適生品種。各級項目資金支持,農業專家指導,中草藥加工企業提供種子、技術支持并解決銷路問題……3年時間,東坡村的中草藥種植面積超過1500畝,預計今年產值將達到500萬元。 看到東坡村村民通過種中草藥實現增收,鄰村馬席村的不少村民也想嘗試種中草藥。可馬席村村民心里有顧慮:種植中草藥門道多、要求高,管不好的話,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為了推進農村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共同富裕,扶風縣創新組織體系,鼓勵開展農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按照“大帶小、強帶弱、中心帶周圍”的思路,引導各村實現抱團發展。聯建村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交流借鑒發展經驗,匯聚資源力量,攜手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 杏林鎮黨委研究并征求各村意見后,確定東坡村與馬席村為聯建村。在聯建機制的推動下,東坡村與馬席村的聯系緊密起來,很快便制定出攜手做大中草藥產業的計劃。馬席村想種中草藥的村民經常組團到東坡村的種植園里學習種植技術,東坡村為馬席村提供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組織技術培訓,指導實施標準化種植,幫助馬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打造了25畝中草藥園。據介紹,這個中草藥園今年底就會有收益。 跨村聯建,“聯”出了情誼,也“聯”出了責任。入秋以后,天氣多變,中草藥病蟲害多發,需要定期噴施農藥。東坡村中草藥病蟲害防治服務隊負責人孫建寧每次給自己村打完藥,都會主動聯系馬席村的對接人,指導該村進行病蟲害防治。 “既然聯建了,就要負起責任。中草藥比較嬌氣,啥時候該打藥、啥時候該澆水,都馬虎不得。我們村剛開始種中草藥時走過一些彎路,如今,摸索出來一些經驗,沒必要藏著掖著。都分享出來,大家都能把產業做大、把日子過好嘛。”孫建寧說,“今年,我在馬席村帶出來幾個‘徒弟’。明年,他們就可以自己管了。” “通過聯建實現了雙贏。”東坡村黨支部書記姚建友介紹,“我們村采購了不少專用于中草藥種植的農機,培養了一支村民農機手隊伍。周邊村種中草藥的人多起來了,大家都來購買服務,我們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也都增加了。” 姚建友說,東坡村還籌劃建設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中藥材深加工廠,可進行分揀、清洗、切片、烘干、打包封口“一條龍”服務。未來,周邊各村的中藥材都可以拉到東坡村進行統一加工、統一銷售。 在扶風縣,通過跨村聯建實現共同發展的案例還有很多。 杏林鎮菊花村發展桃產業已久。市場上的桃子品種更新迭代快,菊花村村干部和種桃大戶經常跑市場搞調研,聯系農業專家及時更新品種。所以,這里產的黃桃、蟠桃等年年都能賣上好價錢。與菊花村聯建的召宅村、西坡村,也有不少村民想種桃,都來菊花村學技術。菊花村將一些優質品種的桃樹枝條贈予他們,派人指導他們通過嫁接更新品種。 段家鎮大力發展糧食產業,轄區溝老村同幾個聯建村整合流轉土地開展規模化種植,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提升小麥、玉米等作物產量。此外,段家村有糧食烘干塔,昝樊村有面粉加工廠,溝老村建了編織袋廠生產面粉袋子……糧食產業發展形成閉環,帶動群眾增收。 …… 通過跨村聯建、抱團發展,扶風縣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繪就富民強村的鄉村振興新畫卷。2024年,扶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總值達5560萬元、村均48萬元。預計2025年,扶風縣116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將全部突破20萬元,50萬元以上的村將達到19個。 “如今,在黨建引領下,各村發展聚點成線、連線成面、集群成勢,擰成了共贏共富的一股繩。”扶風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楊軍亮說,“我們將繼續在‘聯’字上下功夫,做優做強支部聯建、村村聯營、資源聯用、人才聯育、利益聯享工作模式,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力量、組織資源有效轉化為集體經濟發展動能,著力破解農村產業發展‘小、弱、散’困局,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邁出更大步伐。”(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