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陽縣勞務產業上海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在外漂泊打工這么多年,今天走進黨支部,感覺特別踏實。”10月22日,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的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來自千陽縣張家塬鎮王家莊村的黨員張紅強說。 這個讓他找到歸屬感的“家”,正是千陽縣派駐上海的勞務產業黨支部。 千陽縣是勞務輸出縣,每年有大量人員外出務工創業。流動黨員分布各地,組織生活難落實、管理服務難跟進、作用發揮難顯現是黨建工作面臨的現實問題。 如何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近年來,千陽縣積極探索,成立駐外黨支部,變“遠程遙控”為“貼身服務”,制定《千陽縣縣外黨支部管理辦法》《千陽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辦法》等,將黨組織的關懷、服務延伸到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和群眾聚集的城市。 千陽縣先摸清底數,為全縣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建立詳細的“信息檔案”和動態數據庫,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千陽縣在千陽籍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上海、銀川、西安三地,成立3個駐外勞務產業黨支部,并掛牌設立勞務產業服務站。 “選好‘當家人’是關鍵。縣里遴選了一批黨性強、口碑好、有擔當的務工者和經商者等擔任黨支部書記兼服務站站長。每年給每個黨支部落實1.2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和1.2萬元服務站業務經費,確保支部‘有人管事、有錢辦事’。同時,通過跨區域協調,我們與當地黨組織結成對子,共享活動陣地,讓漂泊在外的黨員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千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尚宏斌說。 管理不是冷冰冰的“條條框框”。一直以來,千陽縣堅持“雙向發力”,一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讓駐外黨支部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每年安排組織、人社、民政等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娘家人”慰問團,赴各地駐外黨支部送去家鄉的關懷,并現場督促指導工作。 “雖然遠隔千里,但我們的聯系從未中斷。”千陽縣勞務產業銀川黨支部書記呂守華說,“我們每季度都要通過‘書面報告+線上視頻’的方式,向家鄉的黨組織進行述職,匯報工作、接受監督。” 千陽縣常態化開展的“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讓300余名長期在外務工的流動黨員找到了組織。同時,千陽縣利用春節、農忙等返鄉契機召開座談會,收集民意,一條條寶貴的意見建議,讓駐外黨支部的服務更接地氣、暖人心。 “駐外黨支部是黨員的家,也是千陽籍務工人員的‘娘家’。我們堅持黨群一體,教育引導鄉親遵紀守法、誠信務工,為當地發展貢獻力量,也鼓勵他們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張家塬鎮黨委書記蘇強說。 駐外黨支部的作用還體現在服務上。從政策咨詢、職業介紹,到權益維護、法律援助,駐外黨支部提供“一站式”的暖心保障服務。近年來,這些黨支部化身“就業紅娘”,積極收集用工信息,與家鄉人社部門聯動,協調開通了30余趟從千陽直達上海、銀川、西安的“點對點”務工專車,護送鄉親安全、順利上崗。 當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駐外黨支部還是他們的堅實后盾。據統計,近年來,千陽縣駐外黨支部累計為務工者追討拖欠工資220余萬元,妥善處理各類工傷及其他事故糾紛10余起,討回傷殘賠償金230余萬元。 如今,一個個駐外黨支部如同港灣,讓千陽縣在外務工黨員感受到來自家鄉黨組織的堅實守護。 “我們將繼續依托駐外黨支部這個堅強堡壘,互幫互助,提升技能,踏實工作,為當地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我們也會時刻關注家鄉發展,積極為千陽的建設建言獻策、牽線搭橋,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千陽縣勞務產業上海黨支部書記趙斌說。(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