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汩汩清流潤城鄉
——眉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工作綜述
(寶雞融媒 黎楠)深秋的眉縣,既有秦嶺的雄渾壯美,又有秋日的詩意浪漫。在齊鎮鎮齊鎮村三組村民莊紅芝家的小院里,她輕輕擰開自來水龍頭,清冽的水嘩嘩流出,濺起細碎的水花?!耙郧翱孔越ň畨簳r大時小,有時還停水。現在好了,用水有保障,有問題打一個電話,維修人員很快就到,這水喝著甜,心里更甜!”莊紅芝的笑容里,藏著眉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帶來的民生溫度。
近年來,眉縣深入貫徹落實水利部《關于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錨定“體系布局完善、設施集約安全、管護規范專業、服務優質高效”的農村供水目標,以改革破題、以試點引路,破解了農村供水“點多、量大、面廣、難管”的困局,實現了從“喝水難”到“飲水甜”的跨越,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汩汩清泉。
破局
直面民生痛點 錨定改革方向
眉縣水資源豐沛,卻曾面臨“守著水源缺水喝”的尷尬。全縣366處農村供水工程星羅棋布,覆蓋廣袤鄉村,但多數設施建設年代久遠、建設標準低,管道老化、設備陳舊、年久失修等問題日益凸顯。更棘手的是,水管員多為村組臨時聘用,缺乏專業管護經驗,管理不規范導致供水不穩定、水質難保障,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揪心事”。

石頭河水源地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持續升級,“喝安全水、放心水”的訴求愈發迫切?!氨仨毎艳r村供水這件民生實事辦實、辦好!”眉縣縣委、縣政府高位部署,將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納入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明確2025年底前實現“三個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安裝率、水質達標率均達100%,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化覆蓋率超50%,讓農村群眾喝上與城鎮居民同質的“放心水”。
目標既定,路徑清晰。眉縣以“全鏈條保障、系統性改革”為抓手,從制度設計到基層實踐,從設施升級到管理創新,一場覆蓋全域的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就此拉開序幕。
筑基
頂層設計領航 構建供水新格局
農村供水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須統籌全局、壓實責任。眉縣堅持“縣級統籌、分級負責、協同推進”原則,構建起“黨政主導、部門協同、企業運營、群眾參與”的供水管理體系。
眉縣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于加強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眉縣農村供水管理體系改革方案》,將飲水安全項目列入“十件惠民實事”,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每年列支2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供水設施維修養護,確保改革有資金、推進有保障。
為理順體系提升效能,縣上組建了眉縣城鄉供水安全中心,統籌全縣供水工程規劃建設;成立眉縣城鄉供水有限責任公司,在各鎮街設分公司,負責供水工程運維兜底,實現“建管一體、專業運營”。他們依托石頭河水庫骨干水源,將首善街道、齊鎮等已建成區域并網入戶,推進縣城東片區、渭北地區聯網擴網,新建遠門河、營頭集中供水廠,逐步替代小規模工程,讓城鄉供水實現“同源、同網、同質、同監管、同服務”。
眉縣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齊鎮開展“全域統管、分級負責”改革試點,將農村供水資產所有權、管理權移交供水公司,組建齊鎮供水站和服務大廳,負責老舊管網改造、智能水表更換、水費收繳等工作。“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效率翻番!”齊鎮供水站站長介紹,試點僅3個月,就完成了2062戶智能水表安裝,更換管網7247米、維修漏點63處,供水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管護更加規范、更加科學、更顯成效。如今這一模式已在金渠鎮推廣,并向槐芽鎮、常興鎮輻射。

居民享受供水改革的便利
實踐
齊鎮試點探路 打造“供水樣板”
走進齊鎮供水服務大廳,墻上的“設施良好、管理規范、供水達標、水質合格、運行可靠”二十字標準格外醒目,工作人員正為村民辦理水費繳納業務,高效有序。這座建于2012年的水廠,自2023年10月由眉縣城鄉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接管后,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齊鎮供水站的蝶變,是眉縣試點改革的生動縮影。該站依托石頭河水庫優質水源,通過37公里升級管網實現重力供水,配備150米深備用機井、2座50立方米蓄水池、1套調流調壓閥設備,日供水量達900立方米,覆蓋齊鎮村、南寨村等7個村4000余戶1萬余人,服務范圍還在向斜峪關、上廟村延伸。
“水質是供水的生命線?!惫┧竟ぷ魅藛T指著智能監測系統介紹,他們建立“原水篩查—工藝處理—末梢監測”三級水質管控模式,水源及出廠水常規指標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三類標準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通過智能水表數據反饋,還能動態掌握管網水質狀況,確保每戶村民都能喝上“放心水”。
運維服務的升級,更讓群眾感受到便利。供水站推行“定期巡檢+快速響應”機制,建立供水管網巡檢、水廠運行、爆管搶修等臺賬,通過微信群宣傳節水知識;接受鎮政府全過程監督,形成“水利部門指導、公司運營、政府監督”的協同機制?!耙郧八鼙?,得等村組協調,現在一個電話,搶修隊很快就到,再也不用為停水發愁?!饼R鎮村村民王建國的話,道出了群眾的共同感受。
成效
清泉潤澤城鄉 改革惠及民生
如今的眉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的成效正逐步顯現: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水質達標率100%,供水保證率超98%(高于國家標準3個百分點);2024年底農村規模化供水覆蓋人口比例提升至32.16%,預計2025年底將達到51.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供水改革的“眉縣經驗”也得到廣泛認可。2024年5月,全市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眉縣召開;該縣農村供水改革試點典型做法被省水利廳在全省推廣,成為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陜西樣板”。
更動人的是藏在細節里的民生溫度。今年5月23日中午,榮華路因綠化挪樹導致供水管道爆裂,居住密集區水壓驟降。平陽自來水公司接到電話后,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制定方案、開挖搶修。為減少停水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從開挖到完工一氣呵成,及時恢復供水,贏得群眾點贊。3月15日,齊鎮鎮居民門前管道漏水,應急搶修小分隊快速響應,與村組、用戶協商后高效施工,用實干詮釋了“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水利精神。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民生之本。眉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改的是供水模式,變的是服務理念,受益的是廣大群眾。當清泉流入千家萬戶,流的不僅是甘甜之水,更是黨和政府的為民之情、鄉村振興的希望之源。
如今漫步眉縣鄉村,只見水網縱橫交錯、清流歡歌奔騰。這水,潤澤著眉塢大地,更滋潤著百姓心田。眉縣正以水為筆,書寫著城鄉融合發展的嶄新篇章,讓一泓清泉成為鄉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
用愛照亮“星星”的世界
——眉縣實施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記事
(寶雞融媒 都亞敏)孤獨癥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正常交流、接受教育和融入社會這些看似順理成章的事情都極難做到。
自去年12月眉縣被中國殘聯確定為全國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先行先試地區近一年來,眉縣殘聯聯合縣衛健、教體等部門,依托縣婦幼保健院、特教學校等資源優勢,創新構建“篩查—康復—教育—融入”全鏈條服務體系,用愛和行動守護“星星”成長。
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對于孤獨癥兒童至關重要。眉縣殘聯理事長張文建介紹說,眉縣構建了以縣婦幼保健院為中心、鎮衛生院為支撐、村衛生室為哨點的三級篩查網,對全縣8個鎮(街道)、143個自然村及40所幼兒園進行了篩查,采用科學的分齡篩查工具,實行初篩復篩“零費用”、“一人一策”建立管理檔案,確保確診兒童100%及時納入干預范疇。
“對于孤獨癥兒童而言,篩查、確診只是開始,漫長的康復教育才是一場伴隨整個成長歷程的‘馬拉松’。”眉縣特教學校校長張占平認為,科學的教育,就是最系統、最持久、最有效的康復。因此,該校探索構建了“康教融合”創新服務體系。

眉縣特教學校的老師指導孩子做手部精細動作訓練
記者來到眉縣特教學??祻陀柧毷?,只見環境溫馨,各類康復訓練器材一應俱全。7歲的浩浩(化名)正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一對一康復訓練。“一年多前剛來這里時,浩浩常常自己待在角落,也不怎么說話,現在我們已經能進行簡單的對話和游戲。”康復老師告訴記者,在這里,孩子們每天不僅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上課,還有專業的老師和科學的課程幫助他們進行康復訓練,家長再也不用帶著孩子東奔西跑做康復。
眉縣投資200萬元建成的特教學校標準化康復訓練中心,除了康復訓練室,還有感統訓練室、陶藝室、勞技室、美工室和多媒體感官室等19種功能部室,通過實施“基礎+個訓、課堂+實踐、興趣+職業”六種教學模式,幫助孤獨癥兒童康復,提升生活能力。
張占平告訴記者,除了注重學生康復與能力的提升外,學校在普通幼兒園設立衛星班,每周開展2至3次殘疾幼兒與普通兒童融合活動,實現適齡殘疾幼兒入園率達100%;義務教育通過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實現“零拒絕”教育服務;職業教育開設職高班獼猴桃種植、烘焙等課程,聯合企業“訂單式”培養,已有20名學生實現了“學習+就業”一體化。
“融入社會”是孤獨癥兒童康復的終極目標和美好愿景。眉縣多部門聯合開展孤獨癥兒童“五進”活動,通過進社區、進商超、進學校、進家庭、進影院,推動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關愛合力,助力孤獨癥兒童全面發展。
從精準的早期篩查,到科學的康教融合實踐,再到全方位的社會融入,眉縣用一場深刻的先行先試,為“星星的孩子”點亮了成長之路。未來,這份對特殊兒童的關懷將繼續傳遞,每一個獨特的孩子都將被溫柔以待,都能擁有一個可預期的未來。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