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寶雞市眉縣營頭鎮營頭村的霸王河渡槽教育基地,講解員李飛揚將渡槽的歷史娓娓道來:“1977年10月,石頭河水庫及其配套工程破土動工。歷時8年,上萬名黨員骨干和技術人員帶領群眾建起一座1566米長、平均高度20米的石質渡槽……”
談及當年修建霸王河渡槽的情景,建設者賈云寶記憶猶新:“當時,技術落后、缺少機械、條件艱苦。但大家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硬是靠著肩挑背扛,一錘一釬建成了渡槽?!?/span>
“服役”40年后,潤澤眉縣和周邊縣區16萬畝農田的渡槽光榮“退休”,作為備用輸水工程保留。今年9月,新的霸王河渡槽替代工程通水試運行。眉縣縣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負責人閆珊介紹:“我們收集建設渡槽的文獻資料建成了霸王河渡槽教育基地,將這里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和講述情景式黨課的新陣地。”
在霸王河渡槽教育基地,“眉塢水脈”“大旱之困”“歷史抉擇”等6個板塊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萬人會戰”使用的麻繩、鐵鍬和字跡泛黃的黨員筆記陳列在案,生動再現建設歷史。
9月24日,“渡槽匠造踐初心 先鋒領航擔使命”情景式黨課展演在這里開講。展演內容結合當地歷史和典型事例,聚焦獼猴桃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實踐主題,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
此次展演中,作為情景式黨課主講人,眉縣金渠鎮干部李欣宇對眉縣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動群眾推廣獼猴桃種植技術、擴展銷路和推進“果業革命”的歷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李欣宇表示,這次展演將鼓舞自己更加自覺地投身獼猴桃全產業鏈發展。
在黨員教育工作中,眉縣持續探索創新,充分依托本土特色資源,打造更多情景式黨課,推動靜態遺存向鮮活教材轉化。通過持續加強黨員教育工作的實效,眉縣實現了黨員教育形式走“新”、內容入“心”,引導黨員干部將內心觸動轉化為行動自覺,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扶眉戰役紀念館,副館長舒春艷以《扶眉戰役與初心使命》為題講述扶眉戰役歷史,給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讓他們在追尋紅色足跡中感悟革命先輩的初心。
橫渠鎮張載祠是寶雞市廉政教育基地之一。眉縣張載祠文物管理所所長張桂海通過情景式黨課,號召黨員干部要以作風建設的實效取信于民,為提升法治水平、推動社會善治貢獻力量。
“黨員教育培訓是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眉縣縣委組織部部長王亞勤表示,眉縣將進一步挖掘本土特色資源,把黨課搬到田間地頭、舊址展館、項目建設現場,以情景式黨課等新的表達方式加強黨員教育,讓黨員教育入腦入心。(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