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梁云坐在電腦前,為撰寫考古學相關書籍忙碌著。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對中國政治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敖衲辏覀円呀浛梢源_定位于寶雞市的魏家崖遺址就是《史記》中記載的秦文公在關中所建的都城——汧渭之會。”梁云說。
2022年正式啟動發掘至今,梁云帶領團隊在寶雞這片土地上,將汧渭之會從文獻記載變為考古實證。

魏家崖遺址航拍圖(資料照片)。陜西省文物局供圖
與秦文化結緣的三十載
梁云與秦文化的緣分,始于20世紀90年代。1994年,從新疆回到西北大學攻讀秦漢考古專業方向碩士的梁云,接到整理三門峽上千座秦墓資料的任務。
“資料整理工作是學習考古類型學知識的絕佳機會?!绷涸普f。兩年時間里,他埋頭于文物庫房與資料堆,一點點摸清了戰國秦墓中的器物特征與演變脈絡,碩士畢業論文也由此誕生。這成為梁云研究秦文化的起點。
2004年,北京大學、西北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所5家單位組建聯合考古隊,啟動“早期秦文化”考古項目,梁云參與其中。
從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到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李崖遺址,再到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毛家坪遺址,他的足跡遍布秦人早期活動的核心區域。
“秦人從甘肅翻越隴山進入關中。這條遷徙路線上的每一處遺址,都是解開秦文化起源的鑰匙。”梁云介紹。正是這段經歷,讓梁云對秦人的發展脈絡有了更立體的認知,也為后來魏家崖遺址的發掘埋下伏筆。
2015年,在完成毛家坪遺址發掘工作后,梁云加入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連續5年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開展調查與發掘,發現了大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遺存。
多年發掘確認汧渭之會
“魏家崖遺址的發掘,是一場‘重啟’的探索?!绷涸苹貞洠缭?008年,考古隊員就在遺址中采集到了只有都城中才有的鑄銅陶范。后來,發掘計劃暫時擱置。2020年,梁云決定重啟魏家崖的調查。

11月上旬,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梁云(前排左一)在魏家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資料照片)。受訪者供圖
2021年,梁云帶著兩名學生再次來到魏家崖。
怎么破局?必須找到關鍵性線索。調查第3天,在一片雜草叢生的斷面上,梁云發現了隱隱分層的夯土。“這可能是城墻!”梁云判斷。
消息傳出,起初,大家還有些懷疑,直到他帶領團隊清除雜草、鏟刮剖面,一段幾十米長的春秋時期的城墻逐漸顯露。
“如果腦子里沒有城,即使你碰到城也可能會與它擦肩而過?!绷涸苹貞浧鹱畛醢l現魏家崖遺址城墻的場景時說,“中國的遺址大多為土遺址。遺址的城墻、宮殿等建筑全部是夯土,全靠考古人‘認土’才能辨識遺址?!?/span>
此后4年,發掘不斷迎來突破?!白钭屛壹拥牟皇峭诘骄牢奈?,而是今年發現了能為城墻斷代的春秋中期墓葬?!绷涸普f,這座墓葬證明了城墻的年代屬春秋早期,與《史記》中秦文公營建汧渭之會的時間完全吻合。
“目前,魏家崖遺址城墻的北墻、西墻、南墻,以及東北、東南兩個拐角都已被發現。這座城無論是性質還是年代都再無疑問——它是汧渭之會所在?!绷涸普f。
此外,在遺址內清理的5座隨葬銅五鼎的貴族墓,成為確認都城性質的重要證據?!爸艽枚χ贫葒栏?,五鼎對應卿大夫級別?!绷涸平忉專绱嗣芗母叩燃壞乖幔挥卸汲遣拍苋菁{。
梁云在毛家坪遺址發掘了3年,只發現一座五鼎墓,而在魏家崖發現了多座五鼎墓。這進一步印證魏家崖遺址是秦國早期都城。
讓考古與典籍對話
“《史記》對中國人來說非常重要,但很多記載長期缺乏考古印證。”梁云說。
2017年,梁云受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聯盟邀請,以考古學者的視角講授《史記·秦本紀》。沒想到,這次授課竟催生出一本書。
梁云將授課錄音整理潤色,補充考古現場圖片,整理出來的文稿足足有7萬字。他又用一個寒假將文稿補充到10萬字。以此為基礎,梁云完成了《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的編寫。書籍出版后,反響遠超預期。直到現在,梁云去鄭州、上海舉辦講座時,還常有讀者帶著書找他簽名。
這讓梁云萌生了新的想法——從考古學視角解讀《史記》。2022年,在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訪學時,梁云提出這一設想,立刻得到文研院領導的支持。
在文研院的幫助下,梁云邀請全國考古領域10位專家組成編委會。
“我們想給《史記》做‘第四家注’——考古學家的注?!绷涸普f,“每天哪怕寫200字,日積月累也能完成?!彼撠熥珜憽丁词酚洝ご笸鹆袀鳌档目脊艑W解讀》,結合自己的中亞考古經歷,梳理匈奴、烏孫、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古國的歷史脈絡。
目前,他已完成26萬字文稿,計劃年底補全注釋與插圖,首批叢書將于明年推出。
如今,魏家崖遺址的發掘仍在繼續,《史記》解讀叢書的編寫也在推進。
“考古工作就像拼圖,每一次發掘、每一篇研究,都是在為還原歷史全貌添一塊拼圖?!绷涸普f,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讓更多人了解秦文化的魅力,讓“沉睡”在地下的歷史“再現人間”。(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