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8點半,居住在渭濱區巨福路社區的閆玫玫送孩子上學后,便來到巨福路社區工坊,拿起未完成的毛線飾品,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巨福路社區工坊,工作人員制作漢服頭簪飾品。 孫海濤攝
“時間自由,地點自由,這就是我理想中的工作狀態。”閆玫玫是一位殘疾婦女,過去因身體不便和需要照顧孩子,一直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她可以在完成家務和照顧孩子之余,在工坊或家里完成社區工坊分配的飾品加工任務。
據了解,社區工坊實行靈活的計件工作制,婦女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自由選擇將刺繡、飾品加工等工作任務在工坊或家中完成。這種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讓閆玫玫這樣的特殊群體既能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又能兼顧家庭需求。
“一個月能增加不少收入,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閆玫玫邊說邊展示她剛剛完成的一批毛線飾品,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工坊的另一頭,“90后”海歸齊新正和幾位姐妹一起打包一批即將發往上海的飾品。這位年輕的創業者,成功對接了上海的外貿平臺,將社區工坊的部分產品銷往歐洲市場。
“這是我們最新設計的產品,采用了‘眼睛’造型?!饼R新拿起一個可愛的毛線掛飾介紹道。齊新的加入,為這個社區工坊帶來了新的活力。她不僅引入了訂單,還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設計和工藝進行了改進升級。
巨福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孫娜告訴記者,社區工坊成立一年半來,已吸納50余名居家婦女和殘疾婦女參與。社區為工坊提供了免費用房,并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支持工坊發展。
“我們的初衷是解決社區內特殊群體的就業難題,讓她們在照顧家庭的同時,能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增收?!睂O娜介紹,工坊采取“能人帶頭+社區支持+居民參與”的運作模式,逐漸形成了良性發展機制,一些熟練工每月可獲得1000余元的穩定收入。接下來,社區還將繼續探索更多符合社區發展的治理模式,讓社區服務更貼心、治理更精細。
寶雞融媒 孫海濤

編輯:吳佳霓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