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金臺區作為我市的老城區,如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如何持續增強城區活力?是一份新答卷,也是一份新擔當,必須采取新方法,實現新突破。
今年以來,金臺區始終錨定“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通過構建全鏈條謀劃體系、創新全周期推進機制、打造全方位服務生態,推動重點項目落地開花,招商引資早見實效,科技創新成果頻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謀劃
搶占項目儲備“主動權”
謀定而后動,篤行而致遠。
今年以來,金臺區從政策對接、專業謀劃、資金保障三個維度協同發力,打破傳統被動模式,形成項目謀劃儲備主動布局的良性態勢。
全區聚焦“兩重兩新”(兩重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組建“專班+專家+專人”三維聯動隊伍,設立300萬元項目前期專項資金,為項目謀劃提供專業支撐與資金保障。同時,建立“區級領導帶隊+部門協同跟進”對接機制,在政策“富礦”中精耕細作,著力實現項目儲備與區域發展需求的同頻共振。

寶石機械生產的全球首臺1.2萬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
金臺區圍繞產業升級需求,繪制出6條重點產業鏈全景圖譜,明確招商方向與目標企業,鎖定重點招商對象,推動招商工作從“廣撒網”向“精聚焦”轉變。
“以會為媒、聚勢賦能”“以會招商、以展聚資”。今年以來,金臺區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一系列高規格、富有成效的招商推介活動,又主動參與國家級和省市級重要展會,通過“產業介紹+資源展示”的推介模式,有效提升了知名度和吸引力,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串”的良性集群效應。
金臺區主要領導帶隊主動出擊,招商團隊的足跡遍布北京、安徽、江蘇、黑龍江等地,重點考察對接了多個行業頭部企業和頂尖科研機構,還與全國各地的寶雞商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招商聯絡處,在長三角、珠三角布局前沿招商點,使得招商網絡更趨完善。
目前,全區謀劃清單項目數284個,總投資285.03億元;儲備清單項目數77個,總投資68.2億元。
“精準定位、靶向招商”策略,給金臺區帶來新收獲。
今年前10個月,全區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4個,總投資額達29.12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5個。
在已簽約項目中,年內實現開工建設的項目達17個,總投資14.42億元,展現出了務實的“金臺速度”。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金臺區與中科納米產業集團達成總投資10億元的科技創新產業綜合示范項目意向,并借助其平臺資源,吸引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循環經濟等領域的企業關注,將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納米+”科技產業集群,有望在寶雞形成納米科技產業生態圈。
“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申報一批、下達一批”項目的滾動推進機制,“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會引賽”的“三招三引”立體招商格局,讓金臺區不斷做大項目“蓄水池”,撐起發展“硬脊梁”。
高效推進
跑出工業建設“加速度”
精雕細琢出佳品,一絲不茍見真章。
“去年12月初次來金臺區考察,今年2月項目成功簽約落地,3月就已完成試生產。”蟠龍高新區液態食品全產業鏈智能化裝備研發制造基地項目負責人,談起“金臺速度”,仍贊不絕口。

寶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數智化改造項目
這個項目,填補了寶雞液態食品高端釀造裝備的空白,成為全市項目快速推進的標桿案例。
今年,金臺區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特點,組建重大牽引、重大前期、重大配合保障三類項目專班75個,實現了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全覆蓋。
各專班創新實行“駐點服務+全程跟進”模式,將責任細化到崗、明確到人,并構建“三色預警+紅黑榜+晾曬比拼”全流程監管體系,形成“實時監測—動態預警—加壓推進”的閉環管理。
專人專責、專班推進;聞令即動、事不過夜,全力筑牢項目建設“保障網”。
土地和資金是項目建設的關鍵要素。為此,金臺區采取精準滴灌模式,全面完成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任務,確保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比例達80%以上,為項目落地掃清“土地”障礙。針對融資難題,創新實施“金融+政府+企業”三方聯動機制,推出“秦V貸”“碼商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區級領導每月以“四不兩直”方式前往項目建設現場,今年以來共開展現場調研60余次、專題督導幫扶30余次,解決堵點難題136件,實現了129個重點項目調度全覆蓋,推動省、市、區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達117.37%、114.32%、110.76%。
投資5.04億元的特色新材料(低空制造)產業園項目、投資3億元的泰躍衛星服務器智能制造項目、投資2億元的高端金屬(鋁基)精密制造項目等一批大項目,目前均已啟動建設,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蟠龍高新區輸配電產業園
此外,杭叉、興元石油、瑞旗食品等企業退城入園,發展面貌煥然一新;技術工藝先進、發展潛力大的華嵐新材料、巨源鴻鈦業、西北鈦鎳等15戶鈦及新材料企業集中在蟠龍高新區落戶投產。
金臺區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為核心,創新調度機制、壓實推進責任,破解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堵點難題,實現項目建設進度始終走在全市前列。
強化服務
打造營商環境“強磁場”
“營”之道,在于用心;“贏”之果,源于環境。
金臺區以政務服務創新為突破口,將“軟環境”轉化為項目落地的“硬支撐”,成功創建省級信用建設示范區,其“五心服務金心辦”品牌獲國家商標認證。
區上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聯合踏勘”集成服務模式,持續深化“證照聯辦”改革,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小時,網上辦稅繳費率達96%,大幅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
建立“項目服務直通車”機制,為項目提供從立項備案到竣工驗收的全流程“一對一”專屬指導,其相關經驗獲全省交流推廣;
依托“陜企通”數字化平臺,精準推送惠企政策,實現“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
組建“金融行業專人+基層網格員”服務小分隊,按“區域劃片+行業分類”構建責任網格,深入企業開展投融資政策宣講;
常態化開展“助企紓困”座談會102場,為279戶企業協調解決融資、用工、審批等問題333個;
……
金臺區在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四最”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鳥瞰金臺
當前,總投資15億元的西北鈦鎳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進入了試生產階段。此項目致力于攻克宇航級純鈦及高端鈦合金的國產化難題,打造一條從原材料熔煉到高端裝備制造的完整產業鏈,預計可實現畝均年產值約980萬元;
今年初開始建設的寶雞正宇容器制造及配件加工生產基地項目,6月初已進入試生產,收獲眾多訂單……
截至目前,全區總投資133.74億元的94個產業化項目蹄疾步穩、進展順利。其中,正宇新材料、低空經濟等40個項目已順利建成投用,預計年新增產值22億元。
今年三季度,3個總投資18.64億元的省級項目,完成投資4.46億元;總投資178.38億元的4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9.83億元,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排在全市第一方陣。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金臺區堅持“項目為王”,砥礪奮進,項目數量、投資體量逐年增加。“十四五”以來,全區先后落地實施了80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53.19億元,逐步構建起以蟠龍高新區為龍頭,以龍源工業園、金河工業走廊、福臨堡工業園為支撐的“一區多園”產業發展平臺。
目前,龍源工業園落戶企業71家,青網數字經濟科創園落戶企業12家,西營科創園已啟動建設,低空經濟聚集區總體規劃編制已經完成……
科技創新
推動產業發展“雙升級”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
金臺區堅持工業強區、科技興區戰略目標,堅決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硬仗,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融合發展,持續筑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實現了規模和質量雙提升。
今年以來,全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深入推進工業強區“15435”行動,促進油氣鉆采裝備、叉車及軌道交通、區域特色食品、鈦及新材料、輸配電裝備、低空經濟6大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其中,油氣鉆采裝備入選國家級特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金臺區圍繞6大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目標任務,增加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壯大“三支隊伍”,建強研發平臺、開展技術攻關、引育高層次人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讓區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協同發展。
據統計,今年全區共有4家企業入選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06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
寶石機械2項硬核技術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完成技術合同交易總額8.3億元,為科技型企業、創新項目提供融資貸款1100余萬元;
開展“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同比增加4.2%,低效用地盤活率達到65%;
通過全省首個5G—A通感一體基站與商飛航線的協同運作,成功構建了低空經濟“研發—測試—應用”全鏈條生態體系。
今年前三季度,全區91戶規上企業完成產值250.56億元,同比增加3.9%,增加值增速為4.1%;5個重點產業鏈占工業產值90%以上,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當前,金臺區正以堅實的科教基礎、清晰的產業布局和前瞻的戰略眼光,奮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王懷宇 徐紅娟)

編輯:裴夢影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