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寶雞市陳倉區廠區街道社區“若比鄰·悅心”黨群服務驛站,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付小艷和志愿者一邊組織老年人學習傳統剪紙技藝,一邊和周邊群眾拉家常。
“我們社區是老社區,居民以退休職工居多,做好老年人的服務工作是我們工作的重心。”付小艷說。 “在大型住宅小區、休閑文化廣場等人流聚集區域,我們通過街道社區自建和社區物業聯建等方式,累計投資300余萬元建成了45個黨群服務驛站,構建起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各類黨群驛站為延伸的‘1+N’社區服務矩陣。”陳倉區黨群服務驛站負責人李瑋說。 為更好滿足群眾精細化服務需求,陳倉區立足城市基層治理實際,創新推行“黨建+驛站”服務模式,有效激發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動能。 11月13日,群眾在寶雞市陳倉區廠區街道社區黨群服務驛站學習傳統剪紙技藝。 便民服務更貼心 “阿姨,打開微信,點擊右下角‘我’,再點擊最上面的‘服務’找到‘城市服務’欄,找到‘寶雞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輸入您的信息……” 11月13日,在陳倉區鐵道北社區冶修小區黨群服務驛站,網格員劉春艷為來驛站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老人范愛娣耐心講解。 近期,陜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開始收繳。為了方便社區居民,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網上繳費困難的群體及時繳納醫保,鐵道北社區組織社區網格員、黨員志愿者主動上門服務,協助老年人辦理參保手續。 “我們還在老年人居多的小區的黨群服務驛站開通代辦員零距離服務通道,讓社區網格員、黨員志愿者化身代辦員,手把手教群眾用手機繳納醫保,確保轄區醫保征繳工作順利開展。”鐵道北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陳晨說。 “讓群眾少跑腿”是陳倉區將驛站建在群眾家門口的初衷。 陳倉區將社區服務窗口進一步前移,在各大型居民小區黨群服務驛站設立民生事項“代辦點”“移動辦公桌”,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社區居民不出小區就可以辦理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等相關業務。 針對特殊老年群體,社區黨組織還派出“紅馬甲”服務隊上門協助辦理。目前,45個黨群服務驛站服務覆蓋全區258個居民小區。 賦能發展添活力 “讓我跑腿干事還行,網上填數據真不擅長。現在,有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實地指導,填報省時又省心。”陳倉區金谷購物廣場好又多超市經理季小順說。 針對商圈商戶反饋的年報申報問題,陳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選派5名業務骨干,依托金谷商圈黨群服務驛站,現場指導周邊商戶開展年報申報。 “金谷商圈商戶多、居民集中、人流量大,我們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建成金谷商圈黨群服務驛站,為周邊商戶提供服務,也為穿梭在商戶門店和居民小區的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充電飲水、閱讀上網的‘休憩港灣’。”陳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干部茹玲娟說。 金谷商圈黨群服務驛站投用以來,陳倉區依托這一平臺,就近開展登記注冊、食品藥品安全培訓等一系列貼心服務,累計開展商戶合法合規經營等各類法律法規培訓39場次,培訓從業人員520余人次,服務周邊居民群眾、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近萬人。 精細治理有溫度 “現在,子女在外地能看見我,能及時知道家里的突發情況。社區真是把安全送到了大家身邊。”羅生哲說。 83歲的羅生哲家住陳倉區虢鎮街道城南社區紫竹苑小區。老伴去世后,他一個人在家生活。城南社區“紅帆睦鄰”黨群服務驛站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上門為老人免費安裝了高清可視攝像頭和智能煙感報警器,讓子女隨時能通過手機查看老人狀態,一鍵視頻通話,還會同步向老人子女推送相關預警信息。 “我們結合抓黨建促城市基層治理實際,將黨群服務驛站服務和黨組織、黨員、公職人員、志愿者到社區‘雙報到’深度融合,將日常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和需求歸納梳理,建立‘問題清單’,讓城市基層治理更精細、更有溫度。”陳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梁昭輝說。 截至目前,陳倉區有效化解制約街道社區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680余個,協助社區完成為群眾辦事項目200個,惠及群眾3萬余人。 “我們始終把做細做實做好服務作為核心要求,讓驛站成為傳遞黨的聲音的前哨、基層治理的主陣地。如今,遍布陳倉區的黨群服務驛站為城市基層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陳倉區委組織部部長劉博彥說。(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