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見證壯闊征程,時間鐫刻奮斗足跡。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歷史節點回望西秦大地,寶雞的發展答卷厚重而亮眼: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從2020年的3.3%攀升至2024年的5.6%,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工業轉型穩步推進;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關鍵指標均穩健增長。

“寶雞造”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
每一組數據的躍升,都彰顯著發展的“含金量”。五年間,寶雞圍繞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積極實施“一四五十”戰略、扎實推進“十項重點任務”,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突出工業強支撐、項目增動能、消費提活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1.轉型與發展并重縣域經濟實現躍升
縣域強,則全域興。寶雞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市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在縣域,振興發展潛力更是在縣域。
近年來,我市出臺《關于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爭先進位十條措施》等政策文件,逐縣編制“一縣一策”事項清單,加快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縣域發展新格局,凝聚起推動縣域發展的強大合力。

眉縣獼猴桃產業綜合產值四年增長5億元,品牌價值在今年攀升至161.37億元;隴縣2020年獲批創建的隴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已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奶山羊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規模養殖標準化示范區;千陽矮砧蘋果面積、鳳縣林麝存欄量穩居全國第一……一張張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名片,在激烈區域競爭中強勢崛起。
與此同時,我市逐漸形成了鳳翔鳳香型白酒和綠色精細化工產業、麟游新型能源工業和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太白冰雪旅游和高山綠色(有機)蔬菜產業等多個縣域產業集群,吸引比亞迪線束、麟游西電重卡充換電站等一批批關聯度高、互補性強、成長性好、附加值大的項目落地投產,實現集聚發展。

隴縣綠能牧業奶山羊養殖場
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繪就了寶雞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2024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2.16%,較“十三五”末提高了5.1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與經濟同步增長。我市三次產業結構占比調整為9.1:41.8:49.1,這一變化,是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更是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有力見證。
2.政策與服務協同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寶雞,這片渭水之濱的千年寶地,正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日益成為投資熱土與發展高地。
這里,鈦產業規模居世界首位、全球領跑,是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之一,擁有鈦及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食品加工、能源化工以及新興產業等六大支柱產業,匯聚了全球最大的陸地石油鉆機研發制造企業、我國實力最雄厚的鈦及鈦合金科研生產企業、規模最大的鐵路道岔研發制造企業。

吉利汽車寶雞智能工廠焊裝車間
堅實的產業基礎為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豐厚土壤,一批又一批民企在寶雞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最新數據顯示,全市民營企業總數已從2022年的7.4萬余戶增長至8.38萬余戶,占全市企業總數的90.98%。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精準政策與高效服務的持續賦能。近年來,我市出臺了《關于大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市一批戰略新興、專精特新民營企業迅速成長壯大。陜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品質大噸位航空航天航海熔鑄鍛造生產線項目于2024年正式投產,其多項工藝與裝備設計開創行業先河;巨成鈦業、鑫諾特材、富士特等企業在高精度鈦材領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持續拓展鈦產品應用范圍;山崎精工等企業則聚焦于高精密數控機床、功能部件、智能機器人及航空航天等領域,不斷提升產品精度與核心競爭力。
目前,全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31戶,民企占比分別達63.6%、85.7%;創新型中小企業475戶,民企占比超九成,三項衡量企業創新實力的關鍵指標均穩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隨著經營主體隊伍持續發展壯大,民營經濟規模持續攀升。2024年,民營經濟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3.7%,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3.改革與創新并重開放經濟穩中提質
“十四五”以來,不沿邊、不靠海的寶雞,通過實施暢通道、育主體、擴平臺、興業態、拓市場、優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加快構建產業特色鮮明、開放要素集聚、平臺支撐有力、經貿往來活躍的全域開放體系,開放型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寶雞機場規劃設計均已獲批,附屬工程加快建設,全市綜合交通網絡里程超過1.9萬公里,開放通道持續拓展;
“寶雞港”常態化開行中東歐、東南亞、中亞等多條往返線路,國際班列開行量居全國前20,寶雞綜保區建成西北首個智能卡口系統,實現貨物通關“秒級查驗”,平臺能級持續提升;
我市同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合作關系,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等新業態加速發展,2024年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20%,外貿規模持續壯大;
華潤風力發電、蔡家坡福士汽車零部件等一批延鏈、補鏈、強鏈外資項目建成投產,驅動全市相關產業結構迭代升級,新設立外資企業64戶,合作投資持續擴大……

陜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萬噸快速鍛造機投用
數據見證發展實效:2024年全市進出口總值達88.1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2.09%。有進出口實績企業547家,較“十三五”末凈增135家。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石油裝備、機床工具等機電產品出口47.3億元,較“十三五”末凈增32.64億元;鈦產品出口20.6億元,較“十三五”末凈增18.9億元。
今年,寶雞已有20多家企業在綜保區順利完成試單,產品遠銷東南亞、中亞及歐洲市場,報關出口超140批次,業務范圍覆蓋生物科技、汽車制造等多個重要領域,為地方就業增長和經濟提質增效注入持續動力。
4.擴容與賦能融合數字經濟領先領跑
從到店“刷臉”支付到居家遠程辦公,從“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數字經濟正悄然重塑寶雞市民的生活圖景,也成為這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載體,數字經濟在寶雞早已擺脫單純概念的范疇,正逐步轉化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2022年,我市啟動數字基建擴容提速行動;2023年創建國家“千兆城市”,實現當年申報、當年獲評、當年考核通過;2024年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對我市信號升格工作高度評價,寶雞作為唯一地級市受邀參加“信號升格”工作座談會。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7917個,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100%。

寶雞海升蘋果分揀線
近年來,我市以《寶雞市“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為指引,堅持“小切口、低成本”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逐步構建有機支撐生態、有質產業供給、有為數字治理、有溫普惠服務、有價數據要素、有形數字設施、有力安全保障的“七有”數字經濟體系。
伴隨著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以及體系的有力支撐,寶雞數字經濟實現穩步增長: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達77億元;2024年攀升至88.2億元,同比增長14.5%;2025年前三季度更是突破百億元,實現103.2億元。
“量”的增長背后,更有“質”的跨越。寶雞連續三年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共有401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貫標,數量位居西北地區第二。全市堅持把數據基礎設施作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支撐,舉辦寶雞首屆人工智能應用大賽,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賦能千行百業。從深井鉆機到井下大功率加熱器,再到大型車銑復合中心,一批“國之重器”在此誕生,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

寶雞蟠龍高新區無人機飛行執照培訓基地
今年,我市獲批全國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試點城市。率先布局低空經濟,全省首家5G-A通感一體基站與首條商飛航線建成啟用。寶雞,已在數字經濟賽道上加速領跑。
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大總量是支撐。為做好兩個五年規劃的統籌接續,目前全市已為“十五五”期間謀劃儲備新型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等領域重點項目131個,總投資237.81億元。
回望“十四五”,寶雞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凡的征程,既有砥礪前行、爬坡過坎的堅韌和勇毅,也有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浩蕩和豪邁。
展望“十五五”,寶雞已蓄勢待發。未來,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向“高”攀、向“新”行的寶雞,有信心也有底氣,在新征程上再創輝煌。
寶雞融媒 李依涵
照片由謝克強拍攝
步履鏗鏘向質前行
“十四五”時期,寶雞市以“一四五十”戰略為總牽引,錨定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在產業升級、創新賦能、縣域發展等方面多點突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從2020年的3.3%攀升至2024年的5.6%,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質效兼優的發展答卷。
五年來,寶雞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扎實推進“十項重點任務”,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著力防范風險、穩定預期、激發活力,高質量完成了“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以戰略定力破解發展難題,以創新活力激發轉型動能。作為西北工業重鎮,寶雞始終將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打破傳統產業路徑依賴,構建起“支柱產業頂天立地、新興產業異軍突起”的產業格局。五年來,汽車產業正向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方向拓展,圍繞陜汽、吉利等龍頭企業強鏈補鏈;鈦及新材料產業不再滿足于“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而是向下游高端醫療器械、航空航天零部件等精深加工延伸,提升產品附加值;裝備制造則擁抱“工業母機”和智能制造,秦川機床等企業正努力破解高端數控機床的“卡脖子”難題。
創新是擺脫“路徑依賴”的唯一出路。五年來,全市上下錨定目標、奮勇向前,堅持以創新賦能讓產業筋骨更健。全國首家市級視覺超算中心落戶金臺,5G-A通感一體基站、低空經濟空域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布局,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穩步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為傳統工業注入“數智基因”。
縣域經濟是區域發展的基石,縣域強則市域強。五年來,寶雞市著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關中特色的發展路徑。隴縣聚焦奶山羊產業斬獲多項國家級示范區稱號,岐山縣深化產業升級與民生保障雙輪驅動,鳳翔區以“一區四城”建設激活縣域發展活力,眉縣獼猴桃、千陽矮砧蘋果產量,鳳縣林麝存欄量均居全國第一……全市已形成產業“多點支撐、協同發力”的生動局面。
這場跨越五年的實踐,既夯實了工業老城的根基,更激活了創新發展的動能,彰顯了“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城市底蘊。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歷史節點,寶雞仍須直面新舊動能轉換、區域競爭加劇等挑戰。期盼在下一個五年,寶雞能夠再接再厲、發憤圖強,持續深化產業集群化、數字化轉型,強化創新驅動核心地位,努力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續寫“聞雞起舞、開放創新”的城市新篇。
(寶雞融媒 弓旭東)

編輯:姚婷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