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個廢舊啤酒瓶在寶雞人民公園重塑青銅瑰寶‘何尊’”,“兩萬余個廢舊塑料瓶在渭河生態公園化身‘再生之樹’”,本報近期報道的這兩則變廢為寶的消息,令人眼前一亮。在筆者看來,寶雞這兩處創意景觀絕非簡單的廢物利用,而是一場化腐朽為神奇的啟蒙實踐。
這些曾被視為垃圾的物件,經創意者的巧思妙手,被賦予了文化靈魂與藝術生命。啤酒瓶堆疊出的“何尊”,于光影交錯間勾勒出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塑料瓶鑄就的“生態之樹”,以斑斕色彩訴說廢棄物重生的故事。它們靜靜佇立,比任何環保標語都更具沖擊力——原來,廢棄物與珍寶之間,只隔著一層創意的窗戶紙。
更值得稱道的是,此舉標志著環保理念的優雅躍升——從單向說教走向情感共鳴。傳統環保宣傳雖有其價值,卻容易令人產生疏離感。而用廢舊啤酒瓶、塑料瓶做成的“何尊”與“再生之樹”,讓市民在審美體驗中自然而然地反思消費習慣,從而主動接納環保理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化,遠比生硬的說教更具感染力。
這兩件作品猶如一座沒有圍墻的生態課堂,讓市民在漫步休憩間,直觀感受到循環經濟的魅力。它們提醒著我們,建設美麗中國并非遙不可及,它就蘊藏在我們對每一件廢棄物的珍視之中。(安偉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