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出游”二字從《詩經》的竹簡中走出,我們總能在字里行間撞見熟悉的熱鬧,鄭國東門“有女如云”的鮮活,溱洧河畔男女相謔的浪漫,田獵場上縱馬揚鞭的豪情,泮水之畔儀式莊重的禮俗……循著這些古老的足跡回望,會發現幾千年前的市井歡騰、河畔情致、曠野豪情與文化傳承,從來沒被時光沖淡,那些關于出游的歡樂,原來古今同頻。
“叔于田,乘[chéng]乘[shèng]馬。執轡如組,兩驂[cān]如舞?!?/span>
“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span>
——《國風·鄭風·大叔于田》
這首贊美青年獵人的詩歌,將兩千多年前貴族青年駕車田獵的英姿寫得十分靈動——韁繩在手中如織帶般規整,兩側的駿馬像起舞般從容,盡顯灑脫豪邁的氣度。

策馬奔騰展英姿。
陜西省寶雞市退休教師張雨林翻開《詩經》認真解釋說,叔指的是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乘乘馬,說的就是駕著四馬戰車向前行。詩句中的乘乘黃,黃說的是黃馬?!啊畧剔\如組,兩驂如舞’和‘兩服上襄,兩驂雁行’,意思是手執韁繩如一組絲帶,車轅兩邊的馬奔馳如飛舞,兩匹服馬的頭上仰,兩匹驂馬排列如雁飛一般整齊?!睆堄炅终f,由詩句可以看出,駕車的貴族特別善于駕馭車馬,而且射箭技藝精湛,十分勇猛。
兩千多年后的寶雞大地上,這份灑脫豪邁正以更鮮活的姿態重現。暑氣蒸騰的七月,隴縣關山草原與陳倉區大水川景區迎來旅游旺季,草原與馬術的交響曲在此奏響。作為西北內陸罕見的高山草甸景區,這里的草原像一塊流動的碧玉,草浪在熾烈的陽光下翻涌出翡翠般的光澤。每到盛夏,大批游客前來感受千層綠浪帶來的沁涼舒爽。草原上奔馳的駿馬,馬蹄濺起的草屑在陽光下劃出晶瑩的弧線,恰似《國風·鄭風·大叔于田》中“兩驂如舞”的詩意重現。
當自由的風掠過寶雞草原,《詩經》中的豪邁氣度與現代文旅創新碰撞出璀璨火花。這個夏天,不妨暫別城市喧囂,在草原上來一場隨風奔跑的自由之旅。(來源:“學習強國”寶雞學習平臺)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