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伎奔馬俑。(圖片由寶雞市隴縣博物館提供)
年代:唐代
文物來源:2005年3月25日由陜西省寶雞市隴縣公安局移交
收藏單位:寶雞市隴縣博物館
樂伎奔馬俑,口徑14.5厘米,長22.5厘米,重588克。一女騎于奔馬背上,單髻右拋,面部豐滿,小口,面朝前,身著小圓領長裙,雙手握拳,左手高舉,右手置于胸前,馬似飛馳奔跑狀,頭略向左偏,馬嘴張開,短尾揚,四蹄騰空飛奔,素面。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為文化和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并出現了專門的管理機構——教坊。“樂伎”這一群體作為音樂表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樂伎俑是古人以演奏者的形象為范本制作的俑,是古代墓葬雕塑藝術品的一種,在古代藝術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遵循著“視死如生”的觀念,把墓葬制成房屋狀,而樂伎俑也作為殉葬品進入到墓葬中,此時樂伎俑的出現不僅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的輝煌成就,更是我國音樂藝術的重要里程碑。(來源:“學習強國”寶雞學習平臺)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