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縣三微草堂民宿一角(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回到村里創業兩年,李尚把民宿從1家開到了4家。從農家小院到現代化民宿聚集地,從布局設計到短視頻運營,李尚越干勁頭越足、越干越有奔頭。他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家鄉發展避暑經濟的門道大著哩。” 7月16日,關中平原熱浪襲人。在太白縣黃柏塬鎮的三微草堂民宿,民宿主理人李尚端著一壺山泉水泡的茶,坐在小院的樹下與客人閑聊。“這幾天,幾乎天天客滿,熱門房型一周前就訂完了。”李尚說,他的民宿主打康養與鄉村體驗,回頭客越來越多。 隨著游客增多,他發現“吃得健康、住得安心”是客人的普遍需求,于是,以民宿為載體,銷售當地的土蜂蜜、野生菌、山茱萸、高山藥王茶、金絲帶、太白茶等土特產,自己收入多了,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 在太白,一批像李尚這樣的“新農人”正活躍在鄉村。他們中有返鄉創業青年,也有慕名而來的外地創客。大家或修繕老屋,或打造新院,把一處處閑置資源變為旅居熱地,把“涼資源”做成“熱產業”。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綠色植被覆蓋率95%,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50天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 依托獨特的冷涼氣候與生態資源,太白縣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加快布局民宿、康養、旅居、研學等多元業態,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太白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胡緯介紹,這幾年,太白縣制定出臺《太白縣民宿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太白縣旅游民宿星級管理辦法》等政策,新建精品民宿272家,鼓勵群眾改建自營民宿44家。 7月18日,太白縣文旅促消費暨第十六屆旅游避暑季開幕,圍繞避暑度假、體育賽事、鄉村旅游3個系列,相繼舉辦街頭游演、民族雅樂會、啤酒音樂嘉年華、村際籃球賽等23項活動,為廣大游客提供避酷暑、賞美景、游花海、品美食的好去處。 當天,360余名戶外愛好者在太白縣咀頭鎮鰲山腳下的黃鳳村歡樂農場,采摘新鮮蔬菜、體驗農耕之樂。歡聲笑語中,大家收獲了新鮮綠色蔬菜,也留下一段愜意的美好記憶。 發展避暑經濟,太白縣選擇組團式發展。當天,陜甘毗鄰縣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協同機制四縣區代表齊聚太白縣,共商文旅產業發展之策。這四縣分別是太白縣、鳳縣、留壩縣、兩當縣,氣候相宜、文脈相近、民俗相親,是天造地設的秦嶺清涼秘境。 太白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周榮華說:“這片秘境,平均森林覆蓋率達90%,漢江、嘉陵江水系在此縱橫交織;這片秘境,夏季平均氣溫19℃,年均空氣優良天數360天,是大秦嶺的天然氧吧、康養福地。” 如今的太白,避暑經濟不只是涼資源,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熱引擎。“這片山,有清涼,有未來。”站在山林之間,李尚的話里多了一些篤定。他和眾多扎根太白縣的“新農人”,正沿著這條避暑產業鏈,一步步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太白縣委書記劉俊霞說:“近年來,太白縣立足生態功能縣定位,堅持生態立縣、特色富民戰略不動搖,聚焦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全域旅游三大領域,打造全國知名旅游度假、運動康養兩大目的地,壯大發展九大特色產業鏈,加快構建以高山蔬菜、全域旅游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之以恒走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高質量發展之路。”(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