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在日軍緊逼武漢之際,位于武漢的榮氏家族申新第四紡織廠(以下簡稱申新紗廠)為保存民族工業火種,毅然決定告別故土,一路輾轉遷至寶雞。在寶雞長樂塬,申新紗廠的工人們克服物資匱乏、日機轟炸等重重困難,以卓絕的勇氣和智慧,書寫了一部蕩氣回腸的創業史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紀念這段發生在寶雞長樂塬的壯闊歷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由中國文聯戲曲藝術中心、陜西省戲劇家協會、中共寶雞市委宣傳部、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傾力指導,西安乾行瑞軍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出品原創音樂劇《我那長樂塬》,于8月13日、14日在寶雞大劇院震撼上演。
這部聚焦抗戰時期工業西遷的作品,以音樂劇的形式讓80多年前的工業奇跡重現舞臺。近日,本報記者走近主創團隊,聽他們講述作品創排背后的故事。
歷史為骨
在真實還原與藝術加工間架起橋梁
“我非常榮幸擔任《我那長樂塬》的策劃和總導演,這段歷史、這片土地和這群人深深打動了我?!敝袊鴳騽〖覅f會副主席、中國戲劇梅花大獎獲得者馮玉萍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部戲有著特殊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先輩們為中國工業奉獻青春和生命的精神感動了我們整個團隊,這部劇就是要歌頌這群撐起工業火種、賡續民族血脈的人。音樂劇雖是舶來品,但我們要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人不屈不撓、大智大勇的精神。”

“第一次站在長樂塬的窯洞工廠里,聽著講解員說‘外面敵機呼嘯,里面機器轟鳴’,我就知道這個故事必須被搬上舞臺?!边|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劇作家、本劇編劇李銘至今還記得在寶雞采風時的震撼。彼時,他走進保存完好的窯洞遺址,一臺臺老式紡織機、一張張工人工作證,都在無聲訴說著申新紗廠從武漢西遷寶雞的壯舉。
為了讓這段歷史“立”起來,李銘和主創團隊定下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吧晷录啅S西遷寶雞,在長樂塬挖窯洞、建工廠的史實,一點都不能改?!崩钽懻f,這是全劇的骨架,容不得虛構,但在細節上進行了藝術化提煉,如將工人們用火車頭發電、用酒精代替燃煤、用牛肚盛裝潤滑油等分散的史實,集中融入具體情節,以凸顯艱苦環境中的勞動智慧;又如把工人們躲避轟炸時的緊急協作,轉化為有具體人物參與的戲劇沖突,增強故事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這些藝術化處理在人物塑造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男主角章冠一,是從章劍慧、瞿冠英、龔一鷗三位申新紗廠管理者的名字中濃縮而來;女主角田曉云,則是將史料中“共產黨員在廠內開展教育工作”的群像,具象化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
在馮玉萍看來,這部劇的底色是“平凡鑄就永恒”。章冠一不是天生的英雄,田曉云也不是完美的革命者,他們是在炮火中成長的普通人。正是這種對平凡的聚焦,讓歷史有了溫度,讓觀眾能透過舞臺觸摸到80多年前那些滾燙的靈魂。
藝術為翼
在黃土歌謠與舞臺交響中尋找共鳴
“陜西民歌里有股撕扯人心的力量,既高亢又傷感,太適合表達長樂塬的故事了?!鄙蜿栆魳穼W院副教授、本劇作曲李昊朗說,但如何讓民歌與音樂劇“無縫銜接”,成了他創作中最大的挑戰。

“不能把民歌原封不動搬過來,那不是音樂?。坏珌G了陜西味兒,又對不起這片土地。”為此,李昊朗翻遍了陜西民歌資料,反復琢磨其曲調特點,最終找到了平衡點:用嗩吶的蒼涼表現戰爭的殘酷,用竹笛的清亮演繹工人的樂觀,用二胡的婉轉訴說人物的柔情。
在李昊朗看來,音樂劇的雅俗共賞正是其打動觀眾的關鍵?!八扔懈鑴〉乃囆g性,又有流行音樂的通俗性?!边@種特性讓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共鳴,就像用最質樸的方式講述最厚重的故事。
這種融合不僅體現在音樂上,也滲透在舞臺呈現的細節里。李銘特別提到田大軍犧牲的舞臺處理:“如果寫實,就是躺在地上被抬走,太生硬。馮導讓他慢慢起身,在歌聲中與工友們訣別,既保留了音樂劇的寫意之美,又讓犧牲的意義更深刻?!?/span>
對于寶雞市藝術劇院的演員們而言,這種藝術融合的創作理念,恰恰構成了最大的挑戰和成長的契機?!拔覀冄葸^舞劇《青銅》、話劇《面皮》,但音樂劇還是第一次涉及。”在劇中飾演趙泰安的副院長袁帥說,音樂劇要求演員同時駕馭唱、跳、演、說,聲樂演員要補肢體課,舞蹈演員要練唱功,“在馮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們從肢體模仿到心靈沉浸,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演員們跨越藝術邊界的突破,正是音樂劇多元藝術特質的生動體現。”
精神為魂
在高溫考驗與熱愛堅持中淬煉初心
七月的寶雞,氣溫突破40℃。在寶雞市藝術劇院200平方米的排練廳里,80多名演員擠在一起,汗水浸透了演出服,卻沒一個人叫苦喊累?!榜T老師66歲了,每天從早到晚守在舞臺上,中午從不休息。她站著,我們就不敢懈怠。”袁帥說。

這部劇從排練到首演僅用了40多天,堪稱奇跡。最初,因劇院演員忙于《面皮》巡演,只有7人能參與,他們從走位練起,一點點“啃”下復雜的唱段和舞蹈。隨著巡演演員歸隊,團隊逐漸擴至30多人,演員們說,他們不是在排練,而是跟著角色“回到了80多年前”。
這種沉浸在主演身上尤為明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演員、劇中章冠一飾演者于海洋說,“章冠一是個硬氣又溫情的廠長,劇中他說‘寶雞的黃土將見證中國工業的絕處逢生’,語氣里要有絕望中的希望,這太難了?!庇诤Q鬄榱诉@句臺詞,反復請教馮玉萍,深入理解角色背后的時代背景與情感支撐,“這不是口號,是一個男人對國家的承諾。”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演員、劇中田曉云飾演者袁東方認為,田曉云是劇中的精神符號。她的“8小時工作、8小時學習、8小時必須休息”,成了全劇的一個高光?!榜T導說,這句臺詞不能平淡,因為它背后是無數女工的辛勤付出?!痹瑬|方在排練中不斷揣摩,力求精準傳遞出角色的力量與溫度。
對所有演員而言,這部劇早已超越工作的范疇。“剛開始只是覺得音樂劇新鮮,后來演著演著,就像真的成了80多年前的工人。”袁帥說,演員們排練時常會因劇情感動,為田大軍的犧牲、為章冠一的堅守,更為那個年代中國人的不屈精神。“這不是表演技巧,是靈魂被觸動后的自然流露?!?/span>

首演結束后,有觀眾說:“走出劇場,突然懂了長樂塬為什么是‘民族工業的活化石’?!边@正是主創團隊最想聽到的評價。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用藝術點亮記憶,《我那長樂塬》不僅是一部音樂劇,更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80多年前,長樂塬的工人用機器奏響救國強音;80多年后,主創團隊用歌聲與舞蹈,讓這份精神在新時代繼續回響。(寶雞融媒 祝嘉)
(本版劇照由張欣提供)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