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巍青山為證,泱泱碧水作歌。20年間,生態文明的底色更濃,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中國大地上,躍動著一曲動人的山水長歌。

二十多年前,浙江安吉余村因發展“石頭經濟”,山變“禿頭光”,水成“醬油湯”。痛定思痛的余村人決定換種活法——關停礦山和水泥廠。如今,良好的生態環境持續地為余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各種產業隨之也發展起來了。

??山東威海環翠區里口山脈南端的龍山,曾經山川靈秀。改革開放初期,這里靠山吃山,成了建筑石材集中開采區。如今,遍體鱗傷的礦山變了樣。曾經的采石立面變成了九曲情人街,堆放碎石、廢渣的山谷變成了龍湖,礦坑變成了劇場。周邊村民也都成了綠水青山的受益者。

烏江是貴州的母親河,烏江流域擁有磷礦資源富集的磷化工生產基地。一邊是發展之基,一邊是生存之界,產業與生態,寫下一道沉甸甸的選擇題。生態治理讓“牛奶河”變成“清水河”,也加快了烏江流域“騰籠換鳥”、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如今,烏江再現碧波蕩漾。位于烏江源百里畫廊中心地帶的化屋村,奇秀風光與古樸風情交相輝映,好生態,真的帶來了好日子。

黑龍江伊春,一座在森林中“生長”的城市。
興綠正當時,昔日的伐木工種起了樹苗;出路在林下,發展林下經濟,藍莓、樺樹汁等一系列產品走入市場。綠色林海,孕育著金色的未來。

20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美麗生態迤邐舒展,美麗經濟蓬勃不息,美好生活幸福綿長。萬里河山間,一曲壯麗的山水長歌悠揚回蕩,展露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嶄新容顏。

(來源:新華社)

編輯:姚婷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