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暑氣正盛,高溫與雨水天氣交替出現,天氣炎熱潮濕,蚊蟲、蒼蠅等病媒生物活躍,病原微生物繁殖旺盛,同時暑期旅行旺季來臨,外出旅游、露營、就餐等機會增多,易發(fā)生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寶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寶雞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溫馨提示:注意預防手足口病、狂犬病、食源性疾病、蟲媒傳染病,同時也要注意防范洪澇災害、高溫中暑。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A16型、EV71型等)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多見于5歲以下嬰幼兒,以發(fā)熱、口腔皰疹、手足皮疹為主要癥狀,少數重癥可能引發(fā)腦炎、肺水腫等并發(fā)癥。
健康提示
1. 及時接種EV71疫苗。接種該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癥手足口病,建議6月齡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
2. 做好個人與兒童防護。指導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洗手習慣,尤其是在觸摸口鼻前、飯前便后、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徹底洗手。家長盡量少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特別是避免與有發(fā)熱、出疹的兒童接觸。
3. 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每天定時開窗通風;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家庭常備“84”消毒液,定期對兒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
4. 做好日常健康監(jiān)測。留心觀察孩子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現皮疹等癥狀,一旦出現發(fā)熱、皮疹或口腔皰疹等,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
5. 重點機構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暑期仍上課的校外培訓機構、托管機構等應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登記、通風消毒等措施,發(fā)現患兒及時隔離上報,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嚴防聚集病例發(fā)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侵入人體。夏季悶熱天氣容易使犬類煩躁、沖動,同時夏季人們的衣衫較為單薄,被動物咬傷、抓傷的風險增高。
健康提示
1. 科學管理寵物。飼養(yǎng)寵物的家庭應圈養(yǎng)好自己的寵物,及時主動給寵物免疫,不要隨意遺棄。外出遛狗時,應使用犬鏈、嘴套、犬籠等,以便控制犬類的活動范圍和行為,避免犬傷人事件的發(fā)生。
2. 提高防護意識。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和流浪動物,遇到陌生的貓、狗等動物時,不要挑逗、玩弄,不要奔跑或猛跑猛跳,更不要踢打、拉扯,減少被抓傷和咬傷的機會,不要讓動物舔舐皮膚傷口。
3. 科學規(guī)范處置。被狗、貓等動物咬傷后應盡快到附近的狂犬病暴露后預防處置門診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
4. 暴露前免疫。對狂犬病高暴露風險者包括接觸狂犬病病人的人員、獸醫(yī)、馴犬師等,應當進行暴露前免疫。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子通過攝食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臨床表現主要以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發(fā)熱、乏力等癥狀。夏季高溫高濕,食品容易腐敗變質,加之天氣炎熱人們有喜食生冷食物的習慣,食源性疾病發(fā)生風險也相應增加。
健康提示
1. 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廚房和飲食衛(wèi)生,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
2. 嚴把食品質量關。不購買變質的禽、蛋、肉、水產品等原材料。加工食品時做到生熟食物分開,廚具、容器生熟分開。食物要徹底煮熟燒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盡量不食用,如再次食用應徹底加熱。
3. 外出就餐注意安全衛(wèi)生。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衛(wèi)生條件好的餐廳,盡量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凈的水,不吃腐爛的蔬菜、水果,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和野生植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污染風險。汛期,特別注意飲水安全,不直接飲用未經任何處理的地表水、雨水、洪水等,飲用開水或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
4. 食物儲存需注意。夏季,尤其是汛期高溫、高濕,盡量不要一次采購和儲存大量食材,短期存放食物應注意低溫、防塵、防蠅蟲、防鼠和隔水防潮。
5. 特殊食物風險應注意。生豆角或未煮熟的豆角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可能引發(fā)中毒。因此,豆角烹飪前需清洗干凈,烹飪時需煮熟煮透食用。
6. 如有不適及時就醫(yī)。當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時,要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身邊有腹瀉患者或家人腹瀉時要注意飲食隔離,做好餐具等消毒。

蟲媒傳染病屬于媒介生物傳染病,以蚊、蚤、蜱等節(jié)肢動物為主要傳播媒介,常見的蟲媒傳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瘧疾、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8月份,人們外出旅游、避暑納涼等接觸大自然機會增多,蚊蟲、蜱蟲等叮咬的風險增大,應注意防范蟲媒傳染病發(fā)生。
健康提示
1. 接種疫苗。有疫苗針對的傳染病如乙腦等,接種疫苗是預防該傳染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市有乙腦減毒活疫苗,適齡兒童可免費接種。
2. 防止蚊蟲叮咬。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防蚊用品,戶外活動時穿淺色長袖長褲,外露皮膚及衣服上噴涂蚊蟲驅避劑等進行預防。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3. 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定期清除衛(wèi)生死角和垃圾,清除積水容器。室內外功能性水體嚴密加蓋并定期換水,或飼養(yǎng)觀賞魚、定期投藥進行滅蚊。
4. 及時就醫(yī)。近期市民如有計劃前往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登革熱、瘧疾、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qū)工作或旅游,應做好個人防護?;貒笞龊媒】当O(jiān)測,如出現發(fā)熱、皮疹等癥狀,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如實告知醫(yī)生旅行史或居住史。

夏季多雨,可能引發(fā)洪澇,不僅影響民眾生活,還可能引起腸道傳染病、蟲媒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皮膚病等,需注意做好健康防護。
健康提示
1. 關注天氣信息,做好物資儲備。目前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建議人們實時關注氣象部門的暴雨預報,了解預警信息。暴雨來臨前,低洼地區(qū)房屋門口應放置擋水板或堆砌土坎。及時清理室外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家里準備應急物資,包括充電寶、飲用水、方便食品,以及感冒藥、消炎藥等常用藥品。
2. 做好自我防護。洪澇災害過程中要防止溺水,避免在洪水中行走或駕車,撤離時應向高地勢轉移。同時嚴防觸電,如發(fā)現電力設施(如高壓線鐵塔傾斜、電線斷頭下垂)損壞時迅速遠離,避開直接觸電和地面“跨步電壓”風險。此外,避免接觸老鼠等野生動物以防咬傷,處理動物尸體時務必佩戴口罩和手套。受傷后盡量保持傷口清潔并避免接觸洪水,若不慎接觸,須立即用清潔水和肥皂沖洗,防止感染。
3. 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與病媒防制和消毒。洪災過后,應注意室內外環(huán)境的清潔與衛(wèi)生防護。洪水過后及時清淤,修整廁所、牲畜圈,清除易腐爛變質的動物尸體和植物。做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時消毒與清運,減少病媒孳生。檢查房屋結構損毀情況,提前通風,檢查是否存在電源線脫落和氣體泄漏。對房屋進行整理、清洗、消毒。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huán)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而引起的以體溫升高和(或)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健康提示
1. 合理安排外出。關注高溫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盡量避開12時~15時出行或勞動,如確需外出,宜穿著輕便、寬松、淺色衣服,務必做好防護: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打遮陽傘,備好飲用水或防暑降溫藥品等,避免戶外跑步、騎行、登山等劇烈活動。企業(yè)應根據當地天氣情況,科學調整工作安排,盡量縮短戶外作業(yè)時間、減輕勞動強度,并為員工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2. 科學補充水分。高溫作業(yè)人員應補充與出汗量相當的水分和鹽分,最好方式是供給含鹽飲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鹽20克左右。飲水方式以少量多飲為宜,不要等口渴時再喝水。企業(yè)可在高溫天氣為勞動者供給綠豆湯、冷飲及其他清涼含鹽飲料等。
3. 注意飲食休息。高溫環(huán)境勞動時,能量消耗增加,建議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補充足夠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少食多餐,切忌過飽過膩。此外,勞動者在夏季也應保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
4. 配備防暑藥品。高溫天氣確需外出人群,可以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丸等藥品。企業(yè)可在車間設置急救藥品柜,配備一些防暑藥品,隨時使用,以防中暑發(fā)生。
5. 警惕封閉汽車內長時間停留。高溫天氣封閉汽車內的溫度可達70 ℃以上,健康人處于封閉汽車內約5-10 分鐘可能導致熱射病發(fā)生,超過10分鐘可能致死,故夏季不要長時間處于封閉汽車內。
(素材來源:寶雞疾控)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qū)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