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對“行萬里路”更為重視。中國青年報對1338名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夏天,55.2%的受訪者選擇用畢業旅行告別校園,其中,67.8%的畢業生認為畢業旅行是一種豐富人生體驗、促進個人成長的活動,81.8%的畢業生認為旅行中的成長更重要。這反映了當代青年對畢業旅行的主流認知已不僅僅是打卡拍照、吃喝游玩,而是更加注重探索世界、融入社會的躬身實踐。
“旅行”與“旅游”,雖一字之差,卻體現了不同的價值取向。旅游偏向觀光、休閑、消費,而旅行重在“行”,側重于體驗、思考和成長。越來越多的青年在旅途中觀察社會、體驗生活:在戈壁荒漠上見到生態保護的成果,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在革命老區重溫崢嶸歲月,感受“初心使命”的重量;在博物館里“觸摸”歷史,體悟“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這些旅途見聞與課堂知識相互印證,讓青年人的認知體系更立體、更深刻。
“絕知此事要躬行”。畢業旅行給青年提供了一個融入社會的契機。它可以鍛煉青年人獨立生活和決策的能力,通過分工合作規劃行程,更好地與他人溝通、磨合;在陌生的城市規劃路線,在途中應對突發狀況,在與不同人群的交流中拓寬視野……這些經歷讓年輕人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逐漸褪去“學生氣”。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義工旅行”“研學旅行”等深度體驗方式,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這種將個人成長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方式,讓他們將書本知識內化為個人素養,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將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觀。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廣大青年要多讀有字之書,也要多讀無字之書;既在書本里汲取智慧,也在實踐中檢驗真知;既完成個人發展,也擔當時代使命。從“讀萬卷書”到“行萬里路”,從“紙上得來終覺淺”到“絕知此事要躬行”,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旅行中思考人生價值,在社會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將個人成長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這才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希望所在。(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