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本該是理性交流、傳遞溫暖的平臺,卻被部分惡意挑動負面情緒的行為蒙上了陰霾。“成功學大師”將販賣焦慮做成產業,編造“一根頭發賣6萬元”等荒誕人設,扭曲青年價值觀;粉絲過度投入“愛豆”之爭,將網絡變成互相攻擊的戰場,肆意宣泄情緒;個別網民利用非法手段曝光他人隱私,進而引導“網絡噴子”進行騷擾甚至威脅等亂象,不僅撕裂社會共識,還侵蝕公眾精神世界。
近日,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著力整治挑動群體極端對立情緒、宣揚恐慌焦慮情緒、挑起網絡暴力戾氣、過度渲染消極悲觀情緒問題。這是精準破局、守護網絡文明的及時之舉。
從挑動性別對立、地域歧視,到“飯圈”互撕、“開盒”泄憤;從編造災情謠言制造恐慌,到用AI合成暴力畫面渲染戾氣,惡意挑動負面情緒的危害,已滲透網絡空間的多個角落。本次專項行動聚焦社交、短視頻、直播等平臺,全面排查話題、榜單、推薦、彈幕、評論等重點環節,明確“從嚴處置問題平臺、賬號和MCN機構”,并督促平臺自查自糾,堅決堵塞問題漏洞。這不僅是對違法違規行為的“亮劍”,還壓實了平臺的主體責任——平臺守住內容底線,網絡空間才能遠離戾氣。
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當然應該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對廣大網民而言,要理性辨別海量信息,拒絕跟風傳播負面內容,主動舉報惡意挑動負面情緒的行為;對平臺而言,事前預防很重要。要通過技術手段識別不良內容,從源頭阻斷負面情緒傳播。監管有力度、平臺有擔當、公眾有參與,多維度措施形成合力,才能真正驅散網絡空間的負面陰霾,讓網絡空間真正成為傳遞正能量、滋養精神的沃土。(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