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于今年6月至7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目前已進入法制審查程序,近期將正式出臺。同時,《直播電商平臺服務管理基本要求》和《網絡交易合規數據報送規范》兩項國家標準也已立項并加速制定。
這套“組合拳”旨在根治直播電商領域的頑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74295億元,同比增長8.5%,但亮眼數字背后是消費者對虛假宣傳和產品質量問題的高頻投訴。虛假營銷和假冒偽劣已成為直播電商的兩大頑疾。某些直播間里,夸大宣傳成了常態,偽造銷量數據、編造用戶評價等手段層出不窮。更有甚者,直接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這些行為不僅透支了行業信譽,更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經歷數年“狂奔”,直播行業一路高歌猛進,現在,有必要給其戴上“緊箍”,推動其在規則范圍內健康發展。即將出臺的《辦法》直指行業痛點,構建了全鏈條責任體系。平臺必須履行審核義務,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直播營銷人員也要為自己的言行承擔直接責任,不能再“信口開河”。《辦法》還要求平臺完善風控、資質審核制度,建立全鏈路追溯、跨平臺黑名單等機制,這將有效推動直播電商監管從事后追責轉向事前預防,倒逼行業告別野蠻生長,提升整體透明度與信任度。
推動直播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過去那種靠打擦邊球、鉆法律空子的野蠻生長模式必須轉變。加強監管,就是助其從“擴規模”向“優質量”轉變,讓行業走得更遠。更加注重產品質量、服務體驗和誠信經營,這才是健康市場的應有之義。同時,對于平臺而言,合規不再是可選項,而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答題。那些能夠快速適應新規、建立內部合規體系的平臺,將在新一輪洗牌中占據優勢。
直播電商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范發展關系到廣大消費者和商家的切身利益。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既是對違法者的震懾,也是對守法者的保護。只有當每個參與者都在規則框架內活動,這個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