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出游”二字從《詩經》的竹簡中走出,我們總能在字里行間撞見熟悉的熱鬧,鄭國東門“有女如云”的鮮活,溱洧河畔男女相謔的浪漫,田獵場上縱馬揚鞭的豪情,泮水之畔儀式莊重的禮俗……循著這些古老的足跡回望,會發現幾千年前的市井歡騰、河畔情致、曠野豪情與文化傳承,從來沒被時光沖淡,那些關于出游的歡樂,原來古今同頻。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出其闉闍[yīn dū],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
兩千多年前的鄭國東門,是游人云集的熱鬧地。《出其東門》以男主人公的視角來觀察描繪,先繪“出其東門,有女如云”的繁盛,出了城東門,女子多如云;再寫“出其闉闍,有女如荼”的明媚,出了外城門,女子多如花。而詩的點睛之筆,在那兩句斷然的轉折:縱然眾女奪目,“匪我思存”“匪我思且”,他心之所向,唯有“縞[gǎo]衣綦[qí]巾”身著白衣綠裙人、“縞衣茹藘[lǘ]”身著白衣紅佩巾的女子。

市井歡游人潮涌。
而今,在陜西省寶雞人民公園,游人云集的熱鬧依舊延續:林蔭道上,兩位姑娘邊走邊聊,笑靨如花;大樹蔭下,一群阿姨且唱且跳,身姿如蝶;湖中心游船上,游人們的笑語隨漣漪蕩開,恰似“有女如云”的現實寫照。
市民陳芳正說:“以前讀到‘有女如云’,只當是人多,現在看了大家歡樂的樣子,才懂這‘云’里的深意。”老街上,漢服女子撐著紙傘信步;公園里,年輕女孩鋪著墊子乘涼;河岸旁,愛健身的姑娘蹬車飛馳,發帶飄成彩色弧線;荷塘邊,穿旗袍的女士舉起手機拍照,記錄下這美好的一幕——這不正是“如荼”的明媚嗎?“兩千多年前,城門口的女子或趕市集、或逛廟會,梳高髻的、穿羅裙的,各有風采;現在咱們街頭的女人,跳廣場舞的、做買賣的、游山玩水的,也是動靜不一、各有光彩。這‘云’啊,是說女人聚在一塊兒,既有一團團的熱鬧,又有每一朵的鮮活。”陳芳正說。
從鄭國東門到寶雞街頭,兩千多年流轉,“有女如云”的熱鬧未減,“情有獨鐘”的真摯未變。市井煙火里,女子們的鮮活與光彩,始終是時光里最動人的風景。(來源:“學習強國”寶雞學習平臺)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