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一些人因家庭、年齡或身體原因,難以正常就業。例如,陪讀的家長、賦閑的老人、臨時失業者,還有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他們能不能也有一份體面的收入?”一次偶然的經歷,袁湛韜心中產生了這個想法。
■ 2023年,袁湛韜的想法開始落地,她創辦的陜西嘉林樂世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與寶雞市渭濱區經二路街道攜手設立“蒲公英”社區工廠,以文創手工鉤織為支點,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靈活就業機會。
■ 如今,“蒲公英”社區工廠已覆蓋陜西省40余個社區(村),鉤編隊伍發展到1000余人。他們的產品暢銷海內外,亮相文博會、進博會。前不久,“蒲公英”社區工廠項目入選全國婦聯評選的50個女性社會組織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特色項目。
7月24日,渭濱區經二路街道“蒲公英”社區工廠門前人來人往。再有一個多月就是教師節,這里生產的花藝類鉤織品迎來訂單高峰。不少鉤織者前來領取材料、學習最新的設計款式。
“要讓大家的產品不愁賣,關鍵要在設計上下功夫。”袁湛韜說,“鉤織手工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為了增強競爭力,我們定期會推出一批新款式,大家按樣鉤織,市場反饋不錯。”

別人做生意,講究的是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而袁湛韜卻似乎反其道而行。她的“蒲公英”社區工廠用工成本逐年上升,有些訂單即使不賺錢,她也照做不誤。
這在常人看來,未免“太不精明”。可袁湛韜心里,自有一筆賬。
故事還得從四年前說起。那時受疫情影響,一些員工無法按時到崗,有工人問她:“材料能不能帶回家做?居家也能鉤織,想為家里分擔些經濟壓力。”當時正好有一批訂單要趕進度,袁湛韜便答應了。
這個簡單的決定,沒想到成了“連鎖反應”的開端。
看到那位工人在家就能鉤織賺錢,不少賦閑在家的居民也動了心思。口口相傳之下,一支居家鉤織隊伍悄然形成并壯大。讓人驚喜的是,這些“臨時加入”的成員,不僅訂單交得及時,產品質量還都過了關。
“既然賦閑在家的居民有就業意愿,我們也有訂單的需要——為何不搭一座平臺,把大家連起來?”袁湛韜意識到,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2023年,條件成熟后,她找到渭濱區經二路街道辦,把這個想法與工作人員討論。經二路街道辦進行了走訪調研,不少人都表達了此方面的就業意向,包括陪讀家長、失業婦女、退休老人等。

“經二路街道位于寶雞主城區,隨著城市重心外移,老城區企業減少、崗位縮減,就業壓力逐漸顯現。‘蒲公英’社區工廠為轄區就業困難群體搭建了靈活就業平臺,也為基層治理拓展了新的著力點。”經二路街道辦副主任朱瑩說。
不久后,第一家“蒲公英”社區工廠,就這樣在街角落了地。它的門臉不大,卻像一顆種子,扎下根來。
賈春艷是鉤織隊最早的成員之一,因病行動不便,曾一度封閉自我、不愿與人交流。加入“蒲公英”社區工廠后,她漸漸成了“鉤織能手”。現在,不少鄰居主動上門請教,她也樂意帶著大家一起干。
“這款新花型我先學,學會了再教大家。”7月28日,賈春艷一邊熟練地分裝毛線,一邊笑著說,“鉤來鉤去,不只是鉤出花樣,也把我從灰暗的角落里‘鉤了出來’。”對她來說,這份工作不僅帶來了收入,還讓她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蒲公英’社區工廠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了有尊嚴的就業機會,也為我們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供了更靈活的路徑。”朱瑩說。
在鉤織隊伍中,吳亞琳是一位特別的存在。她是藝術專業出身的大學生,原本有不錯的職業發展,但婚后因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不得不離開職場。
接觸“蒲公英”社區工廠后,她一邊向“巧手”阿姨們請教,一邊自學視頻教程,從零開始,手指磨破皮也沒放棄。很快,她從鉤織新手成長為團隊主力,并逐步參與到設計、打樣、配色、材料優化等環節。
如今,吳亞琳已是工廠的設計骨干,她主導的作品多次在展會上亮相,成為熱銷產品。

“蒲公英”社區工廠生產的毛線鉤織類文創產品,也逐步從社區小作坊,走向更大的舞臺。盛唐公仔、秦嶺四寶、永生花系列等原創作品,先后亮相第十九屆文博會、2023年北京服貿會、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大型展會,憑借巧思與匠心“圈粉”無數,展現出西府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去年5月,“蒲公英”社區工廠受邀為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定制頒獎花束,并參與宣傳視頻的拍攝,該視頻在賽場上滾動播放。這一“意外之喜”,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家扎根社區、連接千家萬戶的社區工廠。
從最初的幾十人,到如今在西安、寶雞、商洛等地的40多個社區(村)設有站點,吸納上千人參與,“蒲公英”社區工廠悄然生長壯大。它為就業困難群體,撐起了一方被看見、被尊重、被支持的天地。
作為發起人,袁湛韜也悄然轉變了觀念:“最初想的是生意,如今我更看重這項事業所承載的社會價值。”袁湛韜說,“這個平臺讓身邊的普通人靠手藝增加收入、實現價值,大家的熱情和堅持,也給了我力量。”
“蒲公英”飛向四方,帶著希望的種子,在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中綻放出美麗的花。(來源:群眾新聞)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