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抗日戰爭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寶雞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因一場轟轟烈烈的“工合運動”而熠熠生輝,被賦予了“工合城”的美譽。工合運動在這里蓬勃發展,不僅為抗戰提供了寶貴的物資保障,還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文化與精神印記,且傳承至今,影響深遠。
8月1日,記者跟隨寶雞文理學院西北工合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張占勤,一起參觀了剛建成不久的位于寶雞文理學院高新校區的“西北工合運動展覽館”。這個展覽館由寶雞文理學院和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共同建立。進入館里,如同開啟了穿越時空的隧道,可以一同探尋抗戰期間工合運動在寶雞的非凡歷程,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領略烽火中閃爍出的工業光芒——
寶雞緣何被稱為“工合城”
抗戰時期,中國沿海沿江地區的工業遭到日寇的嚴重破壞,為保存民族工業力量,工業內遷成為必然選擇。寶雞因自身地理和交通優勢,成為眾多企業內遷的理想之地。

位于寶雞文理學院的西北工合運動展覽館
寶雞地處陜西、甘肅、四川三省接合部,是通往西北、西南的鐵路交通要地。1936年底,隴海鐵路修至寶雞,寶雞作為當時隴海鐵路西端終點,戰略地位愈發重要,也為工業內遷提供了便利的運輸條件。從地理位置上看,寶雞處于抗戰大后方,相對安全,能為企業提供穩定的生產環境,使其免受日寇戰火的直接威脅。
1938年,42家企業從武漢以及沿海地區內遷,其中39家落地陜西關中,更有大部分企業落戶寶雞。這些企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為寶雞的工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為寶雞工合運動興起的重要基礎之一。
1938年6月,隨著大量難民涌入寶雞,這里擁有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這些難民大多渴望通過勞動獲得生存機會,為工合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張占勤說:“除了地理和交通優勢、大批企業內遷以及充足的人力資源條件外,寶雞成為當時的‘工合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寶雞歷史文化深厚、民風淳樸,人民崇德尚禮、勤勞善良?!彼^續說,工合運動創始人之一、美國著名記者海倫·斯諾曾明確說:“我們選擇寶雞作為開創工合運動的第一個地方,是考慮到寶雞是古絲綢之路上較為安全的地方,寶雞人善于接受新思想,比其他地方更有魅力?!?/span>

位于鳳縣的工合雕塑
寶雞人崇德的文化氛圍,有利于工合運動順利推進,為工合組織與當地民眾的和諧共處、共同奮斗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簡稱“中國工合”,于1938年8月在武漢成立。新西蘭人路易·艾黎任技術顧問,其宗旨是通過建立工業生產合作社,把失業工人和難民組織起來,從事軍需和民用工業生產,支持抗日戰爭。1938年8月下旬,工合的第一個派出機構——西北區辦事處在寶雞掛牌成立。中國工合先后在全國設立了7個辦事處、80多個事務所或指導站,組建了近3000個合作社,涉及全國18個省。
位于寶雞的中國工合協會西北區辦事處,當時管轄陜西、甘肅、山西、河南、湖北、綏遠6省的工合事務,也是中國工合協會中成立時間最早、影響范圍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辦事處,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合運動時期,位于寶雞的工合新村。(資料圖)
工合在籌備期間,就和中國共產黨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周恩來和八路軍辦事處非常支持工合的設想,多次鼓勵路易·艾黎堅持干下去。1938年,周恩來委派董必武、鄧穎超、林伯渠等出任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理事??箲鹌陂g,周恩來經常往返于延安、重慶,多次乘汽車路過寶雞,就住在鳳縣雙石鋪工合招待所,與艾黎促膝長談。
受中國共產黨的影響,路易·艾黎從漢口來到寶雞,與盧廣綿一起指導剛剛成立的工合西北區辦事處。從工合西北區辦事處最早在寶雞成立的大華打鐵合作社開始,僅寶雞縣城(即今寶雞市區)陸續創辦起百余個生產合作社,涵蓋織布、織毯、打鐵、紡織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寶雞也因此被稱為“工合城”。
崛起的戰時生產大后方
1939年,寶雞的工合運動達到高潮,全市有100多家合作社,涵蓋了紡織、食品加工、皮革、墨水、紙張、酒、麻繩生產等眾多輕工業以及機器制造等領域,成為抗戰生產的重要大后方。據1940年數據統計,寶雞工合生產的產品,就有65%被運往抗日前線。
抗戰時期,以寶雞為中心開展起來的轟轟烈烈的西北工合運動,不僅為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支持,而且對寶雞本地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

工合運動時期,寶雞十里鋪婦女第三織布合作社勞動場景。(資料圖)
張占勤介紹說:“寶雞工合運動的首要貢獻是為抗日前線生產軍需物資,因為工合以‘適應軍事需要為第一、注重軍隊日用品之制造,以增強抗戰實力’為組社原則。為了支援抗日前線,一些合作社成為流動合作社,跟隨游擊隊流動,為抗日前線提供軍需和日用品。如1939年12月,寶雞工合社在西北工合發動的百萬軍毯運動中,一次就供應了5萬條軍毯和3.6萬件軍大衣;同時,工合運動還解決難民生活困難,利用當地的原材料生產自救,使他們暫時擺脫了顛沛流離之苦,也增加了社會財富;另一方面,為了給工合運動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西北工合辦事處先后在當時的寶雞縣、鳳縣雙石鋪創辦了培黎工藝學校?!?/span>
說起雙石鋪培黎學校,記者曾在位于鳳縣的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采訪時感慨頗深。幾位八九十歲的老人當時向記者講起了發生在這里的“工合”故事,他們說:“聽說那時候,這里有幾個外國人出來進去地忙,有新西蘭人,有英國人。”
老人們所說的“新西蘭人”和“英國人”,就是路易·艾黎和喬治·何克。中國工合西北辦事處在寶雞建立不久,就在鳳縣雙石鋪創辦了工業合作社以及醫院和鳳縣雙石鋪培黎學校,喬治·何克曾任雙石鋪培黎學校校長。
位于秦嶺山區的鳳縣雙石鋪培黎學校創建初期,條件十分艱苦,設施簡陋。喬治·何克擔任校長之后,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觀。到1942年底,學生達到60多人,開設了紡織、機械、化工、會計、英語等多門專業課程。由于國民黨的迫害,1944年12月,雙石鋪培黎學校搬遷至甘肅山丹縣。
新中國成立后,培黎學校為中國工業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干,促進了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工合精神的傳承與回響
1938年至1942年,在工合運動開展的繁盛時期,不僅生產了大量的物質財富,還孕育出了豐富的文藝作品,成為那個時代精神的生動寫照。
當時,許多作家、詩人深入工合運動一線,親身感受工人們的奮斗與艱辛,創作出了許多反映工合運動的優秀作品。著名作家茅盾路過寶雞時,看到寶雞繁榮的工業景象和工人們的辛勤勞作,留下了“水一樣流轉的山貨、山一樣堆集的商品和原料”的慨嘆,稱贊寶雞為“戰時‘景氣’的寵兒”。著名作家老舍也曾以工合運動為背景,創作了一系列文學作品,生動地展現了工人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
當時還創立了半月刊《西北工合》,集中刊發與工合運動相關的詩歌、散文、戲劇文學等作品。同時,還誕生了《工合運動之歌》《培黎工藝學校校歌》等眾多激勵人心的歌曲,并流傳至今。這些文藝作品不僅在當時鼓舞了士氣,也為后人了解工合運動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更讓如今的我們感受到了曾經工合運動中蘊含的精神力量。
工合運動所倡導的“努力干、一起干”精神,貫穿于整個運動的始終,成為工人們團結奮斗的力量源泉。這種精神在寶雞乃至全國范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回信,希望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北京培黎職業學院發揚傳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譜寫國際友誼新篇章,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位于鳳縣的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
作為工合運動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寶雞如今依然保留著許多與工合運動相關的歷史遺跡和文化記憶。例如,位于鳳縣的中國工合運動紀念地,鳳縣路易·艾黎和喬治·何克故居,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金臺區工合西北辦事處辦公室、金庫,金臺區工合大華打鐵社紀念地,金臺區工合醫院紀念地等。這些遺跡不僅是寶雞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工合精神的物質載體,吸引著眾多游客和研究者前來參觀、學習。近幾年,寶雞還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學術研討會等形式,深入挖掘和傳承“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
抗戰期間,工合運動在寶雞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不僅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寶雞這座城市賦予了獨特的精神內涵。“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將激勵著人們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埋頭苦干、奮發進??!
(寶雞融媒 麻雪)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