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不居,見證著金臺區鏗鏘前行的發展步伐;
歲月如流,記錄著金臺區破繭成蝶的奮斗歷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歷史節點回望,作為寶雞老城區的金臺區,承載著城市的繁華與記憶,在發展征程中扛起主城區擔當,全面落實寶雞“一四五十”戰略和“十項重點任務”,深度融入中心城區“東進、南控、西優、北延、中強”發展布局,大力實施高質量發展“1239”行動,推動全區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202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和6.8%,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持續向好,躋身西部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金臺城區
如今的金臺區,工業產業向新提質、項目招商成效顯著,工業發展與區域騰飛同頻共振;新區建設加速崛起、第三產業活力迸發,樞紐功能與城市能級顯著增強;城鄉融合更加協調、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發展紅利與城市溫度全面釋放。
銘刻著歷史榮光的金臺區,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奮力書寫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新篇章。
工業筑基 向新攀高
7月22日,記者在位于金臺區的陜西西北鈦鎳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看到,龍門吊車升降騰挪高效運轉,工人正緊張安裝調試設備。這個投資15億元的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省級重點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竣工,即將建成15條宇航級鈦合金生產線,預計今年10月建成投產。該項目憑借全國領先的電極焊接與電弧爐熔煉技術,將解決高精度鈦板材生產“卡脖子”問題,助推鈦及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船艦等領域廣泛應用,助力我國國防工業現代化建設。

全球首臺1.2萬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
如此“硬核”的工業項目能夠落戶金臺區,得益于其深厚的工業底蘊和堅實的制造業基礎。
作為寶雞工業肇基之地,金臺區始終將工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擁有寶石機械、合力叉車等規上工業企業91戶、億元級龍頭企業6戶。合力叉車入選工信部2024年制造業數字化典型案例,寶石機械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全國首家市級視覺超算中心落戶金臺……這些成績,皆是金臺工業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工業經濟穩中提質的生動寫照。
產業進階的密碼,藏在系統布局中。“十四五”以來,全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深入推進工業強區“15435”行動,圍繞油氣鉆采裝備、叉車及軌道交通、區域特色食品、鈦及新材料、輸配電裝備、低空經濟6大產業集群,逐步構建起以蟠龍高新區為龍頭,以龍源工業園、金河工業走廊、福臨堡工業園為支撐的“一區多園”產業發展平臺。

寶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數智化改造項目
目前,產業發展成效已初步顯現。龍源工業園年產值達30億元,金河工業走廊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躋身省級示范縣域工業集中區,入圍陜西省特色專業園區;福臨堡工業園入駐企業32戶,年產值66億元。
與此同時,全區聚焦首位產業提質升級、蟠龍新區與主城區雙城融合發展“兩個主攻方向”,以產業鏈思維謀招商、以營商環境促落地,通過延鏈招商、駐外招商、會展招商等形式,不斷夯實發展后勁。
“十四五”以來,金臺區先后落地實施了寶雞數字大廈、西北鈦鎳產業園、寶蟠路改造提升等80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53.19億元;累計引進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117個、10億元大項目16個,招商引資工作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
新區崛起 融出未來
2022年,寶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吹響了“加快建設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區”的沖鋒號,會議提出的中心城區“東進、南控、西優、北延、中強”戰略部署,更是為金臺區賦予新定位、新使命。
其中,蟠龍高新區既是中心城區“北延”的承載地,也是寶雞未來發展的主陣地。
蟠龍高新區自規劃伊始,就對交通建設提出了更高標準,致力于打通城區“主動脈”,暢通道路“微循環”。目前,新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累計建成新區市政道路15條、總長52.42公里,打通北社街、觀峰大道等4條斷頭路,“三橫三縱”主干道路布局全面貫通。寶蟠公路提升改造項目實現了“當年中標、當年開工、當年通車”,寶雞北繞城高速啟動建設,蟠塔公路竣工通車,使蟠龍高新區交通網絡內外循環實現一體聯通。

寶蟠公路新貌
道路通,則產業興。“十四五”以來,蟠龍高新區發展緊扣“科教新城、產業新城、生態新城”發展定位,縱深推進中心城區“北延”戰略,以產興城、以城聚產,加快雙城融合步伐,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看產業升級:蟠龍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內,中恩力達鈦合金生產線廠房內熱浪翻涌,8米高的熔煉爐吞吐著火紅的鈦錠,軋機轟鳴作響,該項目預計年產值將突破1億元。
聽創新脈動:抬頭仰望,低空經濟產業的“新賽道”已然在蟠龍高新區開啟,86平方公里的臨時空域獲批啟用,無人機方艙在青網科技園投入運營,全省首家5G-A通感一體基站及全省首條商飛航線順利建成,壹控智飛、北宸航天等相關企業順利落戶。至此,搟面皮低空配送、市區東西端航線搭建、醫用檢測樣本運輸、金陵河常態化巡檢等一批低空項目得以全面推廣應用,低空產業生態正在加速構建。
感“蟠龍速度”:填補寶雞液態食品裝備產業空白的白酒智能裝備項目,在這里上演奇跡,從2024年12月初項目雙方初次接洽,到2025年2月成功簽約落地,再到3月完成試生產,“蟠龍速度”不斷刷新。
在今年的“作戰圖”上,蟠龍高新區總投資102.35億元的51個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截至今年6月底,項目開工率已達97.8%。
當新區澎湃向前,金臺區的商業脈搏亦強勁躍動。近年來,金臺區緊扣“寶雞主城區、消費主陣地”定位,聚焦中心城區“中強”戰略推進,堅持商貿物流支撐、文化旅游引領、現代服務突破、全面融合發展,先后建成盛世廣場“食尚街”、今夕婚禮藝術中心、“國潮”商業區唐潮·文化城等46個重點商貿項目,高水平打造了以“一核兩軸三帶五片區”商業矩陣為引領的中心城區商業核心區。
全市首家萬達廣場開業運營,第五大道、盛世廣場、西府老街等省市夜間經濟聚集區火爆“出圈”,“相約寶山·品味金臺”美食非遺活動在上海大放異彩;“樂購金臺”“啤酒音樂美食季”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深受市民歡迎。“十四五”期間,金臺區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32戶,商貿體量持續穩居全市第一方陣。
“新區崛起”暢通了蟠龍塬與周邊臺塬、城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第三產業在深度融合中成果豐碩,不斷拓寬區域發展空間,動能澎湃、融出未來的“金臺印記”愈發清晰。
城鄉共美 幸福可及
2024年歲末,金臺區龍豐村安置房項目迎來盛大交付,710戶村民喜氣洋洋地拿到了新家鑰匙。這份沉甸甸的民生“禮包”,正是金臺區將發展成果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的生動縮影。
金臺區僅有4萬余農村常住人口,卻肩負著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的先行使命。“十四五”以來,全區堅持城鄉融合、補短強弱,整治提升、精細管理,扎實推進中心城區建設高質量發展行動和“千萬工程”示范引領,系統開展城鄉一體更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建設“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現代化智慧城市。
城鄉面貌的煥新,是融合發展的直觀體現。近年來,臥龍寺、宏文路等7大片區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3565套安置房相繼交付,圓了百姓“安居夢”。與此同時,“面子”“里子”同步煥新的老舊小區改造惠及556個小區,居民生活環境顯著改善。
曾經困擾出行的行政大道、宏盛路等48條“斷頭路、瓶頸路”順利貫通,城市脈絡更加暢通。團結運動公園、八里游園等一批游園綠地建成開放,昔日裸露雜亂的荒灘,如今變為周邊市民休閑游玩的“后花園”。全區新增城市停車位900個,新改建城市公廁等環衛設施35座、農村戶廁3755座,著力補齊了基礎設施短板。金硤公路的全線通車,更讓“一路連三塬”(蟠龍塬、勝利塬、馬家塬)的夢想照進現實。
方寸之間見天地,細微之處有乾坤。斷頭路變通途,棚戶區展新顏,家門口的公園綠地……這些點點滴滴的“發展紅利”,讓居民切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變化。
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十四五”以來,金臺區民生投入逐年加大,從2021年的18.27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20.96億元,占區級財政總支出的87.69%,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年人代會票決的“十件民生實事”,努力讓群眾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教育領域,全區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提質擴容,金陵灣幼兒園、軒苑第一小學、寶雞智博學校、金臺職教中心等一批教育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學位13170個,躋身全省集團化辦學試點區,教育資源供給更加優質均衡。
在優化醫療保障服務方面,市中醫醫院分院、市第三醫院康養大樓建成投用,金臺醫院建成“五大中心”,金陵老年養護院主體建成,農村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運營實現全覆蓋,累計新增醫療養老床位2773個,醫療服務能力和養老服務體系得到完善提升。
在就業創業方面,扎實推進就業創業十大行動,城鎮新增就業475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4029人。建成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西秦大姐”勞務品牌入選全國首批勞務品牌典型案例,“寶雞搟面皮師傅”晉級省級勞務品牌,帶動就業5萬人以上,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品牌效應日益凸顯。
此外,金臺區將社區陣地建設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先手棋”,以陣地升級撬動服務升級。堅持“群眾所需、社區所能、可持續運營”原則,通過組建城市黨建“紅色聯盟”,進一步整合資源、凝聚合力,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
時間刻度,亦是奮斗標尺。
作為寶雞市主城區和市行政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金融商務中心所在地,金臺區身兼城市核心功能承載區、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文旅商體融合先行區等多重戰略定位。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展望未來的新起點,依托于這堅實的根基與清晰的藍圖,金臺區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堅實的步伐,奮力續寫工業更強、新區更興、城鄉更美、幸福更可及的新篇章。
(寶雞融媒 李依涵)

編輯:陳云哲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