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上竟專門設了義診車廂,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專家就在這里坐診,不僅給我量了血壓、測了血糖,還耐心教我怎么搭配健康飲食。這些知識聽著就實用,真是太貼心了!”日前,在寶雞至廣元的6063次公益慢火車上,65歲的劉大元和鄰座旅客分享著自己的暖心經歷。把醫院“搬”進車廂的便民服務,將醫療溫暖實實在在送到百姓的心坎上,這正是市衛健委實施群眾看病就醫便民惠民舉措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市衛健委緊緊圍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積極投身于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和推進“十項重點任務”的工作中,在綜合醫改縱深推進、信息化建設提質、服務質量提升、重點人群健康保障優化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以實干擔當筑牢廣大群眾的健康防線。
錨定深化改革方向
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寶雞作為全省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省級試點市,今年市衛健委聚焦提升群眾就醫滿意度,在醫共體建設、智慧醫療升級等關鍵領域精準發力,通過一系列實打實的改革舉措,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可及、群眾就醫體驗更舒適。

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市衛健委精準施策,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進行優化整合,實現13個縣區全覆蓋。醫共體總院積極開展幫扶行動,累計下派2567人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實施新技術新項目59項,鄉鎮衛生院心電、影像一張網覆蓋率大幅提升。
此外,信息化試點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岐山縣“三秦智醫助理”系統暨基層信息化能力提升項目正式投入運行;全市22家醫院完成市級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前置服務器部署,累計互認檢查檢驗結果1.9萬項次,為患者節約醫療費用123萬元;全市30家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達到三級及以上標準;在全省首屆衛生健康行業網絡安全技能大賽中,寶雞市代表隊榮獲二等獎。
在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面,我市精準發力,整合規范127項醫療服務項目,對47項檢查檢驗類項目實施調整降價。另外,為破解“掛號難、就醫時間緊”等問題,市衛健委積極推動多家醫院優化服務流程,彈性開設夜間門診、延時門診及節假日專家門診,同步拓展線上線下多途徑預約掛號渠道,讓群眾能夠根據自身時間靈活安排就醫,就醫便利性得到顯著提升。
全力解決就醫難題
守護民生健康溫度
“以前復診每次都要重新排隊掛號,現在三天內復診直接憑首次掛號憑證就能找醫生看病,省心又省時。”近日,在市中心醫院就診的王可提起就醫變化,滿意之情溢于言表。這得益于我市全面推行的“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模式,目前全市64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已實現該模式全覆蓋,累計為70.3萬名患者減輕就醫負擔達482.2萬元,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醫療服務優化帶來的實惠與溫暖。

今年以來,市衛健委聚焦群眾就醫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用心辦好十件衛健民生實事,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醫療惠民成果真正惠及千家萬戶。其中,在心理健康服務領域,我市“12356”心理援助熱線實現全國并網運行,為群眾提供24小時專業心理支持。同步推進心理健康講座“四進”(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行動,截至目前已組織開展專題講座17場次,覆蓋群眾超萬人次,有效提升了全民心理健康素養。
為進一步提升就醫便捷度,我市持續擴大檢驗結果互認范圍。目前全市55家醫療機構的147項檢查檢驗項目已全面納入全省互認體系,切實降低了醫療費用支出,讓優質醫療服務更具溫度與效率。針對基層群眾看病難題,我市加快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步伐,在市級10家二級以上醫院遴選13項衛生適宜技術,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實施。三級醫院腎病學科專家前往縣區開展幫扶指導,千陽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正式投用,太白縣醫院血液透析室即將建成,將徹底解決偏遠縣區腎病患者透析難問題。
靶向發力綜合施策
筑牢公共衛生防線
今年以來,我市從健康寶雞建設、疾病防控、精神衛生服務等多維度精準發力,全方位守護群眾生命健康,推動公共衛生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醫護人員帶領患者練習八段錦
為進一步推進健康寶雞建設,市政府印發了《寶雞市愛國衛生暨健康寶雞融合發展工作方案》,積極推進19項愛國衛生暨健康寶雞行動,常態化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周末月末衛生日、病媒生物防制等活動1300余場次,以愛國衛生運動助力健康寶雞建設,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成立健康體重管理中心27個。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健康細胞建設的經驗做法被《陜西衛生健康信息》專題刊載推廣,多個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全國優秀案例,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了“寶雞經驗”。
疾病防控工作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上半年,全市甲類傳染病保持零發病;基層醫療機構建成慢病管理中心23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全部達到中省指標要求。
精神衛生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我市通過開展“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全市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和精神衛生專科醫療機構已實現心理咨詢科和睡眠門診全覆蓋。市級專家常態化下沉縣區指導業務,推動市縣鎮村四級精神衛生管理服務梯隊持續壯大,目前全市專兼職精防人員已達1914人。
用心守護重點人群
提升健康服務品質
婦女兒童與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是衡量民生福祉的核心指標。為持續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質量,我市全面推廣應用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高效辦理機制,將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簽發等多項服務整合為“一站式”辦理流程,讓群眾辦事更省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產前篩查率高達99.99%,為新生兒健康筑起了堅實的第一道防線。在強化基層服務能力方面,我市選派首批10名骨干醫師進駐6家基層婦幼保健院開展定點支醫,通過“傳幫帶”模式累計培訓基層婦幼健康從業人員1萬余人次,不斷夯實基層婦幼健康服務的人才根基。

醫護人員為適齡孩子進行預防接種
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是晚年幸福生活的核心支撐。今年以來,我市圍繞老年健康服務需求精準發力,積極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并借助“全國愛耳日”“老年健康宣傳周”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集中義診60多場次、健康講座30多場次,發放健康宣傳資料3萬余份,將健康知識送到老年人身邊。
為破解醫養結合難題,我市印發了《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協議合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全市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規范化協議合作,精心遴選13家縣區級醫療機構作為試點單位,推動醫療資源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目前,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率已超過90%,為8525名失能老年人開展健康評估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醫療護理、健康監測等一體化服務。
中醫傳承創新并舉
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日前,在市中醫醫院名老中醫張衛東的診室里,老專家手持藥材耐心叮囑弟子:“這味藥在不同節氣用量相差三分,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弟子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著師傅的心得。這正是寶雞市通過傳統“師帶徒”模式培養中醫學術繼承人的例證。
據了解,目前全市已有61位名老中醫通過該模式培養出145名學術繼承人,讓千年中醫智慧得以薪火相傳。與此同時,3個“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第二批“長安醫學流派”傳承工作室正加速建設,為中醫藥學術傳承搭建起更高平臺。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也在持續完善,新建的4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中醫閣里,艾草清香常年飄溢,成為守護群眾健康的“中醫驛站”。為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全市已完成11期村衛生室人員中醫藥技能培訓,13個縣區950余名鄉村醫生熟練掌握了針灸、推拿等實用技術,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中醫藥服務。更令人振奮的是,市中醫醫院、麟游縣中醫醫院成功入選國家智慧中醫醫院試點項目建設單位,為中醫藥插上“智慧翅膀”;岐伯紀念館、馬明仁膏藥技藝傳習基地獲批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讓中醫藥文化煥發新活力。
學科強基提質增效
人才引育夯實根基
一直以來,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更有保障的醫療服務,是市衛健委始終堅守的工作目標與責任擔當。今年,市衛健委在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在學科建設領域,我市堅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今年5月,陜西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寶雞市中心醫院港務區院區正式開診試運行,為區域醫療服務注入新動能;學科建設成果同步顯現,4個學科新晉全省臨床重點專科,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納入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針對基層衛生人才“招不來、留不住”的難題,我市以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為抓手,打出人才引育“組合拳”,通過定向招聘醫學類畢業生、免費培養農村訂單定向生等政策,持續為基層醫療機構輸送“新鮮血液”。與此同時,基層衛生人才培訓項目成效顯著,累計培育鄉鎮骨干醫師38人、村醫425人,為基層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夯實了人才根基。
深學實改錘煉作風
實干為民彰顯擔當
當今年以來,市衛健委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抓手,把開展學習教育同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拓展醫療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我連自己的手都看不見,走路常常撞到墻,拿東西也總免不了打翻。”日前,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78歲牧民貢布說,聽說縣里來了一支從數千公里之外陜西寶雞趕來的醫療隊,全是專家,家人帶著他專門來此就診。原來,新一批寶雞援藏醫療隊前不久來到西藏自治區開展醫療對口幫扶工作,寶雞市人民醫院眼科醫院日間手術中心副主任、援藏醫療隊成員張建峰帶領團隊,與當地眼科醫護人員通力協作,為貢布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并為其進行了手術。“重見光明的那一刻,貢布非常激動,還為我們送上了潔白的哈達。”張建峰說。
今年以來,市衛健委先后選派4批15名醫務人員開展醫療援藏,全力改善當地就醫條件。此外,通過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等方式,市衛健委選派123名專家骨干下沉幫扶,有效促進了基層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用實際行動書寫衛健人的責任與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衛健系統凡人善舉不斷涌現,市中醫藥管理局干部溫煜在麟游縣駐村期間,救助生病老人的事跡被廣泛傳播;市人民醫院120調度員化身“臨時媽媽”照顧患者孩子、護士王素榮公交車上挺身而出救助生病老人的善舉分別被《央視新聞》《陜西日報》等媒體報道,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并點贊,一件件凡人善舉,展現了醫者大愛,映射出衛健系統人員作風的持續轉變和提升。
風勁帆滿海天闊,奮楫潮頭逐浪高。今年以來,市衛健委始終在健康服務賽道上務實篤行,以一系列有力舉措、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站在新起點上,市衛健委將繼續堅守守護群眾健康的初心,以“闖”的勁頭破解醫改難題,以“創”的智慧探索服務新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征程中勇毅前行,用更扎實的行動、更優質的服務,為建設健康寶雞作出貢獻!(寶雞融媒記者 溫瑤瑤)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250002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266271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2
地址:寶雞廣電傳媒大廈 聯系電話:0917-3266271 郵箱:bjnews@163.com